详细介绍第一、二、三、四、五代头孢,到底如何选用???常用药物剂量??
由来▲1928年,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但对某些细菌无效,待寻找新的抗生素。
▲1959年,伤寒流行,博兹发现人们在排污的河水中洗澡,吃鱼虾,却无人感染伤寒,对河水研究后,发现了一种能够产生抗生素的霉菌,名为头孢菌素C。
▲后续科学家们通过化学改造,创造出一代又一代头孢菌素。分类及抗菌谱基于不同的抗菌谱、抗菌活性和对酶稳定性特点和发明的年代不同将头孢分五代。第一、二、三、四、五代头孢菌素

第一代头孢菌素▲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主要用于治疗由革兰氏阳性菌和某些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感染。▲抗菌谱:抗G+菌活性强(如MSSA、链球菌等)、抗少数G-杆菌(少部分敏感肠杆菌)。▲PK/PD:半衰期短,大部分原型经肾脏排出,不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肾毒性明显。▲临床应用:适用于轻、中度呼吸道/尿路/皮肤及软组织等感染。 ✔常用药物:◆ po 头孢拉定、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 iv 头孢唑啉、头孢拉定、头孢硫脒。 第一代头孢不同药物差异点:◆ 口服头孢(拉定、氨苄)作用效果差,仅用于敏感菌致的轻中度呼吸、尿路、皮肤感染。◆ 头孢唑林有循证医学证据推荐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头孢硫脒:非主流,无询证依据表明该药比头孢唑啉更具优势,使用时需持谨慎态度。
第二代头孢菌素▲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抗菌谱比第一代更广,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活性更强。▲抗菌谱:G+菌较第一代略差;对金葡菌抗菌作用较头孢唑啉差。G-菌较第一代强。对多数敏感肠杆菌有较好活性▲PK/PD:半衰期短,大部分原型经肾脏排出,肾毒性小于1代,部分可过血脑屏障。▲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临床应用:敏感菌所致的皮肤软组织、上下呼吸道等感染。✔常见药物:◆ po 头孢呋辛酯、头孢克洛、头孢丙烯◆ iv 头孢呋辛、头孢替安第二代头孢不同药物差异点:◆ 口服头孢通常用于轻度感染或作为序贯治疗,大多生物利用度低。◆ 头孢呋辛有循证医学证据推荐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第三代头孢菌素▲80年代,具有更广泛的抗菌谱,特别是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活性显著增强。▲抗菌谱:G+抗菌活性较第1、2代弱;G-菌抗菌活性强,厌氧菌感染需联合使用;部分有强抗铜绿作用,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对β-内酰胺酶稳定性高,但对ESBLs无效。▲临床应用:主要用于G-菌感染治疗,适用于重症耐药或敏感菌群引起的严重感染,如肺炎、盆腔炎、脑膜炎、败血症等。▲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 ✔常见药物:po 头孢克肟、头孢泊肟。iv 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头孢噻肟。第三代头孢不同药物差异点:

第四代头孢菌素▲21世纪初,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都有较强的抗菌活性。▲抗菌谱:对G+菌、G-菌、厌氧菌均有效,对G+球菌作用较第三代强。对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但对ESBLs效果不佳。不易被AmpC β-内酰胺酶水解。▲PK/PD:半衰期短;组织分布广,大部分原型经肾脏排出,对肾基本无毒性。▲临床应用:适用于各种严重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胆道感染、败血症等)以及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细菌感染疾病。▲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CKD者警惕CNS。✔常见药物:◆ iv 头孢吡肟、头孢噻利、头孢匹罗。
第五代头孢菌素▲目前最新一代,主要用于治疗对其他头孢菌素耐药的细菌感染。▲抗菌谱:具有非常广泛的抗菌谱,对大多数耐药G+、G-、厌氧菌有效,包括对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但对铜绿、不动杆菌活性差。对大部分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但可被大多数金属β-内酰胺酶和ESBLs水解。▲临床应用:复杂性皮肤与软组织感染、MRSA、社区获得性肺炎。▲无肾毒性✔常见药物:头孢洛林。
常用药物剂量
第一代头孢菌素注射用头孢唑林钠,常用日剂量:1-4g ,分2-4次;头孢拉定胶囊,常用日剂量:1-2g,q6h;注射用头孢拉定,常用日剂量:2-4g,q6h;
第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克洛片,常用日剂量:0.75-4g,分3次;头孢克洛缓释片(Ⅱ),常用日剂量:0.75-1.5g,分2次;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常用日剂量:0.75-4g,分3次;头孢呋辛酯片,常用日剂量:0.5-1g,分2次;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常用日剂量:2.25-4.5g,分3次;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常用日剂量:0.5-2g,分2~4次
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克肟分散片,常用日剂量:100-200mg,分2次;头孢克肟颗粒,常用日剂量:3~6mg/kg,bid;头孢泊肟酯片,常用日剂量:0.2-0.8g,分2次;头孢泊肟酯干混悬剂,常用日剂量:0.2-0.8g,分2次;注射用头孢曲松,常用日剂量:1-2g,分1~2次;注射用头孢他啶,常用日剂量:1-6g,分3次;注射用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常用日剂量:7.5g,q8h;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1),常用日剂量:1.5-3g,分2次。
第四代头孢菌素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常用日剂量:2~4g,q12h。皮试问题▲指导原则(2021年版)并未对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前开展常规皮试作强制要求。▲既往存在青霉素或头孢菌素Ⅰ型过敏史的患者、过敏体质者以及药品说明书明确规定的需要开展皮试的人群进行皮试。双硫仑样反应详见本公众号文章《抗菌药物+饮酒,双硫仑反应,到底间隔多久才安全,详细介绍!!!》。
小结• 第一和二代头孢用于较轻细菌和革兰阳性菌感染。
• 第三代和第四代头孢用于较重感染治疗,能够透过血脑屏障,适用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 第五代头孢主要用于耐药菌治疗。
• 不同代数之间抗菌谱有所差异,应根据患者病情以及病原菌选择合适抗菌药物。
• 关注每代头孢对产不同酶的敏感性,及时送检药敏。• 尽管有碳青霉烯等抗菌药物,但头孢类药物仍是临床最安全、有效、经济、广泛应用药物,不可替代。• 防止滥用抗生素,防止后续治疗无药可用发生。
最后编辑于 03-11 · 浏览 1.0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