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蔡长福老师六经辨证之——论大承气汤应用的要点(三)

发布于 03-10 · 浏览 434 · IP 天津天津


img

 

 

蔡师指出:三阳若是研究不明白,大承气汤永远也不会明白。这样的医生治不好疾病,表面上感冒治好了,承气汤证永远留在患者体内。若除不掉体内的高热,治不了大病,很多都藏在大承气汤证里面。

弟子说:承气汤证是三阳之外的汪洋大海,这是另外一个层次。

蔡师:三阳证和手阳明大肠证,被我(即蔡师)称为四阳证。

蔡师指出:明白这些,我们若在临床见到大病患者,就能见病知源,;若不明白这些,就会被患者表面的虚弱现象所迷惑,而局限于患者虚弱的一面,其实只要患者之病的实证证据充分,就可以应用承气汤类的方剂,“承前启后”的承气汤类方剂,往往可以有令人意外的可喜效果。

蔡师认为我们应该对大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厚朴七物汤、厚朴三物汤、桃核承气汤这些方剂,进行深入研究,以便广其应用。

蔡师指出:三阳的范围很广,承气汤证的范围也很大,《伤寒论》的六经病都有承气汤证,可见承气汤证的范围之广。深入地研究承气汤证,我们就不会被患者疾病和体质的假象、虚像所迷惑,从而错失使用诸承气汤的机会,使患者失去宝贵的转机!再有,承气汤证,《伤寒论》写到病腹满症里面,其他疾病却可以加以借用,可见《伤寒论》之中的方剂是一方应百证的。我们不能画地为牢,局限住自己的手脚!

蔡师说:三阳病痛苦多是外感,内脏痛苦多是实证,要注意把握这两个治病的方向。

蔡师指出:认证和辨证是两码事!我们应该注意分析!比如患者是白虎汤证,医生弄错了,却误认为是附子理中汤证,这样首先是辨证就出错了,这是方向性的问题。不可轻视!

蔡师总结到:

治病方——桂枝汤;

保命方——理中汤;

救命方——大承气汤;

除湿热方——茵陈蒿汤。

蔡师指出:

那些吃了补药、温热药而疾病有转机的医案,几乎都是偏寒证的,大肠没有多大热;

当今社会的时代,与以往也不同,以前多是食不果腹,而今天却多是体内肠垢、宿食积聚;

第三,蔡师提倡“泻老不泻少”,因为老年人体内垃圾蓄积多,而青少年相对好一些,这是患者年龄给疾病带来的差异。

伤寒 (21)

最后编辑于 03-10 · 浏览 434

回复2 4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