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长福老师六经辨证之——论大承气汤应用的要点(二)

蔡师说:芒硝速度最快,荡热下行,不伤津液,《伤寒论》使用“承前启后”的“承”字,用于诸承气汤,这说明此类方剂不是伤人之方,是治病之方!病去津液来复,正气才能重生。正如前人所说:正足邪自去,邪去正乃安;正气内守,邪不可干。之所以用大承气汤,正是因为这是一个扶正祛邪的好方剂。后人不敢应用此方,源自认识错误,古往今来,承气汤证误治、耽误,不知凡几!
我们看看《伤寒论》少阴篇的相关论述:
第320条说: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第321条说: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
第322条说: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伤寒论》之中,使用“急下”这个字眼的地方不多,这是什么意思呢?何况反复提及“急下”呢,就更少了!大概因为治病如救火吧!大承气汤证熬炼日久,伤少阴,这就是热结旁流伤了少阴,时间一久,肾脏就被焅干了,需要急下存阴,热不去,阴不存,这大概就是《伤寒论》的原意。
有人说少阴病其脉沉细微,不是大承气汤证应有之脉,蔡师指出:这是只会辨方,不会辨证,错了!真正的大承气汤证,正气足的人传经,脉象出现滑数;少阴病人出现大承气汤证,这是久病体虚之人,其脉象就大不起来,医圣还是用大承气汤。
最后编辑于 03-10 · 浏览 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