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置换分离器的选择
病例信息
1. 双膜血浆置换(DFPP)的膜型血浆成分分离器
双膜血浆置换使用两个不同的滤器:
- 第一级滤器(血浆分离器):将全血分离为血浆和细胞成分。
- 第二级滤器(血浆成分分离器):对分离出的血浆进行进一步筛选,去除大分子致病物质(如免疫球蛋白、免疫复合物等),同时将白蛋白等有益成分回输。
常见的第一级滤器(血浆分离器):
- 材质:通常采用高分子聚合物膜,如聚乙烯(PE)或聚砜(PS)。
- 孔径:0.2-0.6 μm,允许血浆通过,但保留血细胞。
- 常见型号:
- Plasmaflo OP(旭化成,Asahi Kasei)
- EC-20/30/40/50(东丽,Toray)
- PF2000(费森尤斯,Fresenius)
常见的第二级滤器(血浆成分分离器):
- 材质:通常采用聚砜(PS)或聚醚砜(PES)膜。
- 孔径:0.01-0.03 μm,用于选择性去除大分子物质。
- 常见型号:
- Cascadeflo EC-20/30/40/50(东丽,Toray)
- Evacure EC-4A/EC-5A(川澄化学,Kawasumi)
- Plasmaflo OP(旭化成,Asahi Kasei)
不同型号血浆成分分离器的针对性
血浆成分分离器的核心功能是通过膜孔径的选择性过滤,去除血浆中的大分子致病物质(如免疫球蛋白、免疫复合物、LDL胆固醇等),同时保留有益的中小分子物质(如白蛋白)。不同型号的滤器在以下方面存在差异:
- 膜孔径:
- 较小的孔径(如0.01-0.02 μm)主要针对较小分子量的物质(如LDL胆固醇)。
- 较大的孔径(如0.03-0.04 μm)可以清除更大的分子(如IgM、免疫复合物)。
- 清除目标:
- 小分子清除型:主要用于清除低密度脂蛋白(LDL)、脂蛋白(a)等。
- 中分子清除型:用于清除免疫球蛋白(如IgG、IgM)和免疫复合物。
- 大分子清除型:用于清除更大的分子(如IgM、冷球蛋白)。
- 滤器材料:
- 不同材料(如聚砜、聚醚砜)的生物相容性和分离效率不同,可能影响清除效果。
常见型号及其针对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血浆成分分离器型号及其主要清除目标:
1. 东丽(Toray)系列
- Cascadeflo EC-20/EC-30:
- 主要用于清除LDL胆固醇和脂蛋白(a)。
- 适用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
- Cascadeflo EC-40/EC-50:
- 孔径较大,可清除**免疫球蛋白(IgG、IgM)**和免疫复合物。
- 适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重症肌无力、格林-巴利综合征)。
2. 旭化成(Asahi Kasei)系列
- Plasmaflo OP:
- 主要用于清除中等分子量物质(如IgG、IgM)。
- 适用于多种免疫相关疾病。
3. 川澄化学(Kawasumi)系列
- Evacure EC-4A/EC-5A:
- 针对大分子物质(如IgM、冷球蛋白)。
- 适用于冷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等。
选择滤器的考虑因素
- 治疗目标:
- 双膜血浆置换(DFPP)适用于选择性去除大分子致病物质(如免疫球蛋白、LDL等)。
- 单膜血浆置换(PE)适用于需要快速清除广泛血浆成分的情况(如重症肌无力、TTP等)。
- 患者情况:
- 血流量、血浆分离效率、生物相容性等。
- 滤器特性:
- 膜材料、孔径大小、有效膜面积、血流阻力等。
选择滤器的依据
- 疾病类型:
-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选择小分子清除型(如EC-20/EC-30)。
- 自身免疫性疾病:选择中分子清除型(如EC-40/EC-50)。
- 冷球蛋白血症或多发性骨髓瘤:选择大分子清除型(如EC-4A/EC-5A)。
- 目标分子量:
- LDL胆固醇:分子量约2,000 kDa。
- IgG:分子量约150 kDa。
- IgM:分子量约900 kDa。
- 患者耐受性:
- 滤器的生物相容性和血流阻力可能影响患者的耐受性。
总结
不同型号的血浆成分分离器确实针对不同分子量的物质进行清除。选择合适的滤器需要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目标清除物质以及滤器的特性进行综合考虑。
2. 单膜血浆置换(PE)的血浆分离器
单膜血浆置换仅使用一个滤器,直接将血浆从全血中分离并丢弃,同时补充新鲜冰冻血浆(FFP)或白蛋白溶液。
常见的单膜血浆分离器:
- 材质:聚砜(PS)、聚乙烯(PE)或聚丙烯(PP)膜。
- 孔径:0.2-0.6 μm,允许血浆通过,但保留血细胞。
- 常见型号:
- Plasmaflo OP(旭化成,Asahi Kasei)
- PF2000(费森尤斯,Fresenius)
- EC-20/30/40/50(东丽,Toray)
- PS-06/PS-08(川澄化学,Kawasumi)
在单膜血浆置换(PE, Plasma Exchange)中,不同型号的血浆分离器的设计和性能确实存在一定差异,但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分离效率、生物相容性、血流阻力等方面,而不是像双膜血浆置换(DFPP)那样针对不同分子量的物质进行选择性清除。
单膜血浆置换的主要目的是将患者的血浆全部分离并丢弃,然后补充新鲜冰冻血浆(FFP)或白蛋白溶液,因此其分离器的作用是非选择性地清除血浆中的所有成分,包括有害物质(如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毒素等)和有益物质(如白蛋白、凝血因子等)。
单膜血浆分离器的核心功能
单膜血浆分离器通过特定的膜孔径(通常为0.2-0.6 μm)将血浆从全血中分离出来,同时保留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不同型号的分离器在以下方面可能存在差异:
- 膜材料:
- 常见材料包括聚砜(PS)、聚乙烯(PE)、聚丙烯(PP)等。
- 不同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耐用性可能影响患者的耐受性和治疗效果。
- 膜孔径和分离效率:
- 虽然所有单膜血浆分离器的目标都是分离血浆,但不同型号的分离效率可能略有差异。
- 高效分离器可以更快地完成血浆分离,减少治疗时间。
- 血流阻力:
- 低血流阻力的分离器更适合血流量较低的患者(如心血管功能较差的患者)。
- 有效膜面积:
- 膜面积较大的分离器适合高血流量的治疗,可以提高血浆分离速度。
常见型号及其特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单膜血浆分离器型号及其特点:
1. 旭化成(Asahi Kasei)系列
- Plasmaflo OP:
- 膜材料:聚乙烯(PE)。
- 特点:生物相容性好,适用于大多数单膜血浆置换治疗。
- 适用范围:广泛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毒等。
2. 东丽(Toray)系列
- EC-20/EC-30/EC-40/EC-50:
- 膜材料:聚砜(PS)。
- 特点:分离效率高,血流阻力低。
- 适用范围:适用于高血流量治疗。
3. 费森尤斯(Fresenius)系列
- PF2000:
- 膜材料:聚砜(PS)。
- 特点:有效膜面积大,适合快速血浆分离。
- 适用范围:重症患者的快速治疗。
4. 川澄化学(Kawasumi)系列
- PS-06/PS-08:
- 膜材料:聚砜(PS)。
- 特点:生物相容性好,适合长时间治疗。
- 适用范围:慢性疾病(如重症肌无力、格林-巴利综合征)。
单膜血浆分离器的选择依据
- 治疗目标:
- 单膜血浆置换通常用于快速清除血浆中的所有成分,因此选择分离器时更关注分离效率和患者耐受性,而非选择性清除特定物质。
- 患者情况:
- 血流量:低血流量患者适合低血流阻力的分离器。
- 治疗时间:高效分离器可以缩短治疗时间。
- 疾病类型:
-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重症肌无力、系统性红斑狼疮)。
- 中毒(如药物过量、毒物中毒)。
- 其他(如血栓性微血管病、TTP)。
总结
单膜血浆置换的不同型号血浆分离器在分离效率、生物相容性、血流阻力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它们的核心功能都是非选择性地清除血浆中的所有成分,而不是针对特定物质。因此,选择分离器时主要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治疗目标和设备性能进行综合考虑。
总结与讨论
血浆置换,欢迎讨论
最后编辑于 03-08 · 浏览 1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