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云南:“两个标准”炮制中药材
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持传统精髓?3月7日,浙江华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萧云南在接受温商对话栏目专访时,提出了“两个标准”炮制中药材的理念,为中药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靠着一根针、一把草,中医药为百姓的大健康保驾护航。而中药饮片作为传承千年的古老产业,是中医药的精华所在,在现今市场的滚滚潮流中焕发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致力中药炮制传承、开发质量追溯服务平台、投入智能化共享药房、打造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浙江华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扎根中药饮片20多年,稳步坐牢浙南头部地位的同时,向前快速发展。“做中药材就更要实诚、真挚,既要有药典的标准,又要有道德的标准,人品药品同一,质量信誉同在。”华宇药业总经理萧云南专注每一次转型升级都是探索与创新,以此塑造中医药品牌,让企业步伐更稳健。
多年浸染在中医药文化的浓郁氛围,创二代的萧云南显得务实平和。他认为,经营企业如炮制中药材一样,讲究地道精细,靠产品质量说话,也需要火候把控。
去年2月,华宇药业投资3000多万元的中药智能煎煮中心投用,为县域内多家医院和瑞安、乐清、泰顺等医馆提供中药代煎服务,打造现代智能代煎新模式。系统在采集中药材特性及传统人工煎药等数据基础上,运用智能化管理,实现从药材的调配、称量、控水、浸泡、煎煮到包装的全自动化操作。还可通过追溯系统,详细了解相应处方的调配过程,包括药材质量、煎煮时间、火候等情况。萧云南表示,新系统是传承古法的一种煎药方法,是传统中医药在数字时代的智能新业态,让医生放心,让患者满意。



智能煎药中心
“拓展业务板块,打造生产链前端平台,使企业的市场触角更加敏捷。去年初,华宇药业全资成立浙江华宇医药有限公司,走上工贸分离转型发展新路子。”萧云南称,工贸分离使得企业能够更专注于各自核心业务,优化资源的配置,提高运营效率。同时将聚焦百年老字号历史传承,加大科技创新,逐步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提供更多更好的药事服务。
走进中药饮片生产加工车间内,干净整洁的现代化厂房、高速运转的生产线、分工明确的操作间……经过分拣、净制、切制、炮炙等程序后,技术工人正在将中药饮片进行封口、包装。萧云南说,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开发中药材质量追溯服务平台,从中药材的基地选址、生长环境、种质资源、田间种植管理、采收加工、仓储运输等环节,进行全程信息采集和监控,并通过溯源等工具实现信息共享,最终实现中药材质量安全、有效、稳定、可控。

一物一码

溯源码
传承中药材传统炮制工艺,萧云南深感责任在肩。作为华宇旗下萧益寿堂药号第四代传承人,他筹建苍南县中药炮制传承工作站,专设理论教学、中药材辨别、中药炮制实操等功能区域。通过以师带徒方式,将传统炮制工艺技术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打造具有“工匠精神”的中药炮制队伍。2022年,“萧益寿堂”品牌入选为温州老字号,大力提升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中药炮制地位和水平,通过日常生产工作过程中的传、帮、带提高产品品质。


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华宇药业积极在科技和人才上做“加法”,通过对接科研团队、中医名校专家,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增添高精尖设备等措施,利用创新产品为企业持续供血。现已在藻溪、桥墩、马站等乡镇建立了GAP种植基地,形成了“公司+基地”的运作机制。他介绍,目前华宇药业拥有14个专利,3个全国中药饮片“诚信品牌”,并摘取了省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生产“泽人”商标中药饮片500多种、800多个规格,年生产量达2500多吨,年产值1.8亿元。


浙南中草药有着响亮的知名度,温州是道地药材的产地之一,浙八味、温六味在行内历史久远。”在萧云南眼里,本土的种植基地和苍南的中药材市场,给企业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和空间,也是产业链打通的关键一环。
“我们在玉苍山的3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正在加快投建,通过市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的收集、保存、繁育、科研与利用,促进中药品种的改良和创新,提升中药品质。”他介绍,新近华宇药业携手浙大研发的“黄精药材质量研究”项目入选市高科技创新项目,为华宇药业的中药研究传承创新提供了新内容。他说,这个项目基地依托玉苍山风景核心区,将集中建设成集科研科普、休闲观光、网红打卡的“浙南药谷”,是一个可以演绎故事的好地方!


未来,公司将继续深耕中药领域,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最后编辑于 03-07 · 浏览 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