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桂枝的药理作用
桂枝为樟脑科的干燥嫩树枝,春夏两季采收。本品具有特异香气,味甜,微辛,皮部味较浓。
药性,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逆。
现代化学:本品所含桂皮油能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用于发汗和散热。桂皮醛具有解热,降温作用,桂枝醇提取物具有抗病毒,抑菌作用。促进胃肠蠕动,加强消化困难。总而言之,桂枝具有镇痛,抗炎,抗过敏,改善冠脉血流量,改善心功能,镇静,抗惊厥,抗肿瘤。
通过西药药理作用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桂枝能治疗流感,上感。中医则为解肌散寒,温通经脉,通阳护卫,调和营卫。证为伤风,表虚有汗,表实无汗均可用,一个是桂枝汤,一个是麻黄汤。
2,从五味上讲,辛甘化阳,阳能散寒,阳能温旭,所以小建中汤用桂枝汤加饴糖,散寒止痛,治疗中焦虚寒,脘腹冷痛。解表药与饴糖在一起,发生催化反应,具有温里作用。
3,桂枝能温散血凝,还是利用辛温作用,与当归,吴茱萸作用又能治疗月经不调(血凝,月经早闭),痛经。桂枝茯苓丸还能治疗子宫肌瘤。
4,桂枝能温脾阳,除水湿,温肾阳,助膀胱气化。为治疗痰饮病,如水肿之常用药。如痰饮病眩晕,咳嗽,心悸,如苓桂术甘汤。太阳蓄水证,则有桂枝,茯苓,猪苓,泽泻之五苓散。
5,心悸,奔豕。心阳不振,如脉结代,心动悸。如人参,麦冬,甘草,桂枝之炙甘草汤。还能平冲降逆,助阳化气,阴寒内动,引动下焦通气。如桂枝加桂汤。(与散寒,促进肠蠕动有关)
6,解肌的含义是解除肌腠发热、头痛、汗出、恶风的症状。解肌的内涵就是温通血脉、增加体液。解肌有发汗的意思,比发汗次一等。解肌通行津液,所以有止渴作用。桂枝汤是解肌的,葛根也是解肌的。桂枝能温通筋脉,扩体表血体表血液量增加,这或许就是"增液"的效果。
最后编辑于 03-07 · 浏览 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