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游戏成瘾也是病!如何科学地对 「 网瘾少年 」 进行评估和治疗?

丁香园临床病例数据库
证书编号:
弗洛伊德的小跟班
    您的案例《游戏成瘾也是病!如何科学地对 「 网瘾少年 」 进行评估和治疗?》 经同行评议,被丁香园临床病例数据库收录。
收录时间 2025年5月22日
长按识别二维码
查看病例
发布于 03-06 · 浏览 1140 · 来自 iOS · IP 江西江西
iconzjmjxnc 已点赞

一、科学评估网瘾的步骤


1. 初步筛查:


 • 诊断标准(ICD-11):需满足以下3项核心特征,持续至少12个月(症状严重时可缩短):


  1. 失控性:对游戏行为的控制力下降(如时间、频率、场合)。


  2. 优先级上升:游戏成为生活的绝对中心,取代其他兴趣和日常活动。


  3. 负面影响持续:尽管出现学业、社交、健康或家庭关系恶化,仍无法停止。


 • DSM-5参考标准:美国精神医学学会提出的“互联网游戏障碍”包含9条标准(如戒断反应、耐受性增强、欺骗他人等),符合5条以上需警惕。


2. 专业评估工具:


 • 量表测评:如《网络游戏障碍量表(IGDS)》《Young网络成瘾测试》等,评估游戏对生活的侵入程度。


 • 临床访谈:由精神科医生或临床心理学家进行,了解:


  ◦ 游戏时间、频率及是否影响睡眠、饮食等生理功能;


  ◦ 是否存在情绪问题(如焦虑、抑郁)、社交退缩或攻击性行为;


  ◦ 家庭环境、教育方式及同伴关系等社会因素。


3. 排除其他疾病:


 • 需鉴别是否由其他精神障碍(如抑郁症、多动症、焦虑症)引发游戏成瘾,避免误诊。


二、科学治疗策略


1. 心理干预为主:


 • 认知行为疗法(CBT):


  ◦ 帮助患者识别游戏成瘾的触发因素(如逃避压力、孤独感);


  ◦ 重建健康的时间管理,制定替代活动计划;


  ◦ 纠正“游戏是唯一价值来源”的认知偏差。


 • 家庭治疗:


  ◦ 改善家庭沟通模式,减少指责和冲突;


  ◦ 引导家长调整教育方式,建立合理的规则(如屏幕时间限制);


  ◦ 鼓励家庭成员共同参与户外活动,重建亲子关系。


 • 团体治疗:


  ◦ 通过同伴支持小组,分享戒断经验和应对策略,减少病耻感。


2. 药物辅助治疗(必要时):


 • 针对共病(如抑郁症、焦虑症)使用抗抑郁药或情绪稳定剂;


 • 目前尚无特效药直接治疗游戏成瘾,药物仅作为辅助手段。


3. 行为管理与环境调整:


 • 制定契约:与患者协商逐步减少游戏时间的计划,设定可量化的目标;


 • 物理隔离:移除游戏设备或限制使用场景(如禁止在卧室玩游戏);


 • 替代活动:培养运动、艺术、社交等替代兴趣,填补空虚时间。


4. 数字戒断与健康用网教育:


 • 教授患者科学使用数字产品的技巧,如“番茄工作法”、设定APP使用限额;


 • 引导青少年理解游戏设计中的成瘾机制(如即时奖励、成就系统),增强批判性思维。


三、预防与长期管理


1. 早期预警信号:


 • 成绩骤降、昼夜颠倒、情绪暴躁、隐瞒游戏行为等;


 • 家长需避免简单归因于“懒惰”或“叛逆”,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2. 学校与社区支持:


 • 学校开设媒介素养课程,帮助学生平衡学习与娱乐;


 • 社区提供体育、文化等线下活动资源,减少青少年对虚拟世界的依赖。


3. 社会政策干预:


 • 推动游戏行业落实防沉迷系统(如中国实行的未成年人游戏时长限制);


 • 加强对游戏广告和诱导机制的监管。


四、注意事项


• 避免极端手段:电击疗法、体罚或暴力戒断可能造成心理创伤,已被医学界明确反对。


• 理解深层需求:许多网瘾少年通过游戏满足现实中缺失的成就感、归属感或控制感,需从根源解决问题。


总结


游戏成瘾的治疗需要多维度协作(个人、家庭、学校、医疗机构),以重建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为核心目标。早期识别、科学干预和长期支持是成功戒断的关键。

最后编辑于 03-06 · 浏览 1140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5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