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病例病例|藏毛窦,这次还是做Limberg

发布于 03-05 · 浏览 2384 · 来自 iOS · IP 广西广西
icon烧伤科常医生 已点赞

病例信息

【患者信息】:男性,28岁,骶尾部肿痛1周,入院后是其他组医生收治,局部破溃后,换药抗感染,红肿消退后才安排的手术。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观察发现,除了已经破溃的地方,更靠近肛门的区域,也是高危区,需要一并切除。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切口设计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注入美兰明确切除范围,切除病灶后游离皮瓣,这一次连肌膜一起分离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离体标本,可见内部毛发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放置引流管骶尾部,皮瓣下各一根。分层缝合,切口表面做简易负压引流2天后拆除( 我在基层做负压https://www.dxy.cn/bbs/newweb/pc/post/50749563?sf=1&sr=1),外观良好,无明显水肿。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术后第7天拔除引流管,第8天出院,待门诊换药拆线随访。

术前管理∶指导患者练习俯卧位,提高适应程度,术前肠道准备,避免术后过早排便。

术后∶俯卧位5天,避免仰卧和端坐位,术后第二天曾发现患者侧卧,而且是皮瓣侧接触床面,这将增加皮瓣张力,及时纠正,无切口的健侧侧卧相对安全一些。

总结与讨论

总结 藏毛窦诊断不难(科室领导有一句话∶这个手术不难做,可就是切了后缝起来伤口不长…… 众手下现场石化),手术方式依据病人具体情况及术者能力,没有绝对(同期有一个病人藏毛窦没有破溃,病灶也小,采用了侧面弧形皮瓣掀起后清除病灶,缝合打包固定的,也一期愈合)。创面必须放置引流管,切口表面做负压引流有利于减少创面积液,哪怕是简易负压也有很好效果。围手术期的体位管理很重要,不能只是医生懂,护理的认知也要到位,毕竟她们巡房比医生勤,专业上对疾病的认知统一,才是真正的医护一体化。

本例不足之处∶1,转移的菱形皮瓣,有点大了,导致翻转覆盖骶尾部间隙时,显得有点“挤”,缝合后,局部稍显凸隆了。

…………………敬请各位指教………

藏毛窦 (57)
纠错

最后编辑于 03-07 · 浏览 2384

4 13 23
同行评议 0 人评议
已评议
不开通精选
开通精选
精选已授权,待上线
成功收录
评议结果暂未公布
参与评议
去邀请
NaN
成功收录
病例完整性NaN
临床实用性NaN
诊疗科学性NaN
学术价值NaN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4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