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长福老师六经辨证之——谈阳明经表证(三)



蔡师认为医圣张仲景把葛根汤写在人的面目上,《伤寒论》的“定位”就在这里!我们不能搞错了,只要人体的面目上有病,我们就要考虑到葛根汤,不管脉小脉弱还是脉沉,如果有其证,没有浮长之脉,就需要看其病的虚实了。所谓“舍脉求证”是也!
蔡师认为这样我们临床上不会出错,应该对脉诊清楚,至于有其证而无其脉的,也不能就断然否认其没有葛根证啊。
蔡师还治过一个女孩子,二十多岁,大学毕业后,到了一个公司打电脑,和老板相处了几年,得了一种病,月经前必然感冒,还不是一般的感冒,一直持续到月经之后,喘不过气来,讲不了话。到处求医,看过很多老中医,也没有治好。月经后胸闷气短,不能吃饭,怕冷无汗,月经期间痛得死去活来,生不如死。
有一天晚上,她妈妈带着这个孩子过来找到蔡师,蔡师诊其脉,发现其人右脉浮长细软无力,中焦脉迟,起不来,根据其症状和脉象,患者的脸不很红,虽然如此,蔡师还是认定这个患者是葛根汤证!认为此患者是寒,寒厉害了脸色就不红,没有化热,脸就不红。
此时应该用什么方剂呢?蔡师还是葛根汤加减,加上了附子理中汤,还重用干姜和附子,在加上当归和黄芪,三剂药,回家吃。吃过一次,夜里淌一身大汗,电话回报说:我好了,胸闷也好了,肚子也不痛了。第七天复诊,又给了三剂药。吃完就告愈了,肚子疼好了,胸闷也好了,一切正常。
一个月后,患者又来了,病又复发了。
为什么?患者上次来诊时,临走蔡师反复叮嘱月经前不要洗澡。患者忍不住,月经来前,非要洗澡不可!她的生活环境与众不同,吃冷的、凉的东西,又长期在空调下工作,吃饭还不及时,动则升阳,静则生阴,长期把脾胃弄弱了,外面又受了寒。胃气不得上发,这种感冒,就是二阳合病胸中闷,葛根汤就是治二阳合病的。蔡师用葛根汤解除二阳之表,再加上理中汤,建立中焦,元气一回,中阳建立,感冒自然就好了。这次蔡师给小姑娘讲好,按照一个月吃。小建中汤加葛根汤加理中汤,三方合一,吃了一个月后,患者彻底痊愈。
蔡师解析:病人脉浮长,不要看脸不红,同样也是葛根汤证,经气没有化热,脸就不红,患者脸发红不发红,不能一概而论,不发红是中焦寒,发红的是经气化热。我们要把二者区别开,辨别清楚,不要去死背条文!
最后编辑于 03-05 · 浏览 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