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伤寒论》
191.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蕺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
阳明中寒不能食、小便不利,提示全身机体功能衰退。表现大便初硬后溏(可能和重力沉淀作用有关,临床非常多见)、腹泻、便秘、或二者交替出现,都是消化道蠕动、排泄、吸收功能不良的表现;肾运化功能不足出现小便不利;慢性病理改变存在刺激防御系统持续运作,表现手足心汗出、燥热。
阳明中寒是界于阳明正气盛和少阴正气虚之间的一种状态,所以在文中对此的描述更像是太阴病,这也更反应了六病体系各状态之间的固有复杂联系。
固瘕与结胸、陷胸、血瘀都是慢性严重病理改变,多与正气虚衰同时存在,是很重要的病机状态,临床意义巨大。我们在临床中体会机体越虚弱、病理改变越严重越有可能出现肿瘤等恶性病变,越应该采取现代医学技术筛查。临床遇到这些情况可先利用现代技术精确诊断治疗局部病变,然后再用《伤寒论》的方法消除全身广泛存在的基础问题,从而达到根治的目的,这样不仅疗效显著,也可以防止延误病情引起医疗纠纷。
最后编辑于 03-03 · 浏览 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