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肿物,肿物切除,美容修复!


十四岁男孩,133公斤,五个月前面部受伤,局部肿胀,后慢慢自行消退,近一个月来发现局部有异物感,今日来院要求手术治疗,考虑面部肿物较深,局部麻醉不一定完善,遂行全麻下手术。

术前画线

祛除异物


取出的异物

3-0可吸收线逐层减张缝合
5-0美容线间断缝合皮肤切口
下面咱们一起来复习一下面部肿物的整形外科修复策略及修复注意事项
面部肿物(如良性肿瘤、囊肿或恶性肿瘤)的整形外科修复需兼顾功能恢复与美学效果,同时确保病理治疗的彻底性。以下是修复策略及注意事项的总结:
一、修复策略
1. 术前评估
- 病理性质:通过活检明确良恶性(如基底细胞癌、鳞癌、黑色素瘤等),决定切除范围(恶性需扩大切除+安全缘)。
- 肿物位置与范围:评估累及皮肤、皮下、肌肉或骨骼的深度,影像学(CT/MRI)辅助判断侵袭程度。
- 患者因素:年龄、皮肤松弛度、瘢痕体质、吸烟史(影响愈合)等。
2. 肿物切除原则
- 安全切缘:恶性肿瘤需遵循肿瘤学原则(如基底细胞癌需4-6mm切缘,黑色素瘤可能需1-2cm)。
- 术中冰冻病理:确认切缘阴性后再行修复,避免二次手术。
- 微创技术:沿皮纹或自然皱褶切口,减少张力。
3. 修复方式选择
- 直接缝合:适用于小肿物(<2cm)且皮肤松弛部位(如颊部、额部),需分层减张缝合。
- 局部皮瓣:
- 推进/旋转皮瓣:用于鼻翼、眼睑等复杂区域(如鼻唇沟皮瓣修复鼻尖缺损)。
- 岛状皮瓣:血供可靠,适用于较大缺损(如颏下动脉皮瓣修复口周缺损)。
- 植皮术:用于无法皮瓣修复的深层缺损,但可能色素沉着或挛缩(优选全厚皮片)。
- 游离组织移植:巨大缺损(如颊部全层缺损)可考虑前臂皮瓣或股前外侧皮瓣。
- 扩张器技术:需分期手术,适用于大面积缺损(如头皮或前额病变)。
4. 特殊部位处理
- 眼睑/鼻部:优先保护功能(如睑板重建、鼻腔通气)。
- 唇部:保持口轮匝肌连续性,避免术后不对称。
- 耳部:保留软骨支架,防止变形。
二、注意事项
1. 肿瘤治疗优先
- 恶性肿物需确保根治性切除,必要时联合放化疗(如鳞癌侵犯神经)。
- 术后病理明确分期,指导后续治疗。
2. 功能与美学平衡
- 避免过度牵拉导致器官移位(如眼睑外翻、口角歪斜)。
- 利用面部美学亚单位(如鼻背、鼻翼分区)设计切口。
3. 并发症预防
- 血肿/感染:严格止血,术后加压包扎,必要时预防性抗生素。
- 皮瓣坏死:避免张力过高,保护血管蒂(如颞浅动脉皮瓣需避免压迫)。
- 瘢痕增生:术后硅酮凝胶、压力治疗或激光干预。
4. 术后管理
- 早期功能锻炼(如张口训练预防颞下颌关节僵硬)。
- 长期随访:恶性肿瘤每3-6个月复查,监测复发;瘢痕评估与干预。
5. 多学科协作
- 涉及骨缺损时联合颌面外科;恶性肿瘤需肿瘤科、放疗科共同制定方案。
三、总结
成功的修复需个体化设计,结合肿瘤治疗原则与整形外科技术。关键点包括:精准的病理评估、合理选择修复方式(优先局部皮瓣)、严格的无菌操作及术后动态随访。对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沟通(如瘢痕预期),可减少术后心理压力。
最后编辑于 03-03 · 浏览 1.2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