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P后,福建某地民营手外科关门,公立三甲医院的手足外科一家独大
这个周末,我去福建某三甲医院会诊一个患者:

周五晚上吃饭时间,他们科里收了两个急诊手外伤,需要急诊手术;
前几天,一个手外伤五指离断,手术做了一晚;
手足外科新成立的,5个医生24张床,很忙,2024年出院近700人,人均不到1万;
DIP医改后,手外伤手术,多个神经吻合,只能收一个费用,当地民营医院的手外科基本上都关门了;
他们科是几个三甲医院里面的唯一手外科,很忙很忙;
春节前,我从朋友圈发现一个手外科大佬,广州著名手外科专科医院的一位科主任,跳槽至公立三甲医院当学科带头人了;
两个地方的手外科发生变化,由民营退,公立三甲进,背后真实原因是什么?
DIP/DRG医改,进一步规范诊疗和收费,人均住院费用下降,没有口碑流量的民营医院,即使技术再好,也很难生存,因为它们获客成本太高;
会诊患者特点:40岁女子女子鱼刺扎伤手指肿痛1年,住院两个月,经历6次手术,仍未愈合;
住院两个月,6次手术未愈合,患者和家属很好沟通,还是很配合治疗,因为他们没有其它去处了;
术前沟通,他们有一个亲戚也是类似情况,其它医院治疗的,目前还是肿痛;
难治的主要原因是病程时间太长,导致深部细菌定植,很难清除;
非结核分枝杆菌,是一个很难治疗的外科感染,与肺结核一样难治;
2025年,即使有技术,但没有口碑、没有自然流量的民营医院、公立二甲医院,只会越来越难生存;
想跳槽民营医院的医生,得三思,除了技术,你还有什么?在民营医院工作的医生,也得深思,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我们拿什么生存?
最后编辑于 03-02 · 浏览 1.4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