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长福老师六经辨证之“论谷疸和胃疸不一样”医话一则

有弟子问:师父!胃疸之为病,如何遣药用方呢?
蔡师:人类的疾病做复杂的问题,最为错综复杂的就是“三焦”,三焦即十二指肠,与此紧密相连的就是胰腺,胰腺即“谷脏”。
所谓“谷疸之为病”,病在谷;胃疸之为病,病在胃,这是胃热太大了,以治胃热为主,白虎汤合上小柴胡汤。
弟子再问:师父,胃疸之为病,小便黄不黄呢?
蔡师:胃疸之为病,其人小便时黄时不黄。多喝点水,小便是清的;时间长了,不喝水,小便是黄的;睡一夜觉,天亮小便就特别黄。这就是胃热造成的!胃里没有热,小便该清就清,该黄就黄,因为其人胆里没有热,就算黄疸,也是胃热波及所致,这个热是胃热造成的,因此医圣说胃疸之为病。
胃热烧久了,造成了胆热,所以以治胃热为主,那就应该用白虎汤。白虎汤证,有可能这个患者早就具备了,患者不知,去治病,医生也不知道;医生误治久了,这个胃热,瘀热常常不泻,所以这个小便时黄时不黄,因此不能按照黄疸去论治。
弟子又问:师父,那该怎么去治呢?
蔡师答:白虎汤误治,还是用白虎汤。
<谨注:愚认为,蔡师之意,白虎汤、茵陈蒿汤——胃疸;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十二指肠;谷疸汤——谷脏(即胰腺病)。其中,下眼泡肿胀,有黑点是胰腺病的特征;饭后腹胀,多是十二指肠问题所致;而胃疸之为病,食谷即眩,小便时黄时不黄为其诊断要点。未知确否?盼望各位老师赐教!>
最后编辑于 02-26 · 浏览 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