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食管假牙我没敢内镜下取。


病例信息
患者为69岁老年女性。
【主诉】:误吞假牙20小时。
【现病史及既往史】:20小时前误将一排假牙吞入食管,随即出现胸痛和吞咽困难,就诊于当地医院,因医疗条件有限,当天未能作特殊处理。第二天就诊于我科门诊,安排胃镜检查,镜下见:距门齿约20cm处见一规则异物,大小约3.0X2.5cm,一端崁顿于小弯侧粘膜内,镜身无法通过,门诊遂以“”食管异物”收住入院。

立即安排急诊颈胸腹CT。在等CT结果的空隙,我请教了我的一些老师,毕竟这种尖锐的异物我还是取的太少,不够自信。
老师们给了我鼓励:1.距门齿20cm处相对安全,这个部位附近没有重要器官组织,充分注气或者用其他方法扩张开来取出即可,可以用手套或避孕套包裹后取出,或者做静脉曲张套扎用的硬质套管也是可以的。但是也因人而异,有些个子矮的,20公分也有可能有主动脉。2.假牙就是要顺着方向, 出来的时候别挂住!
至此,我已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接受挑战了!然而…然而…然而…
【检查】:CT回示:食管中段胸3到6椎体层面不规则金属异物,部分层面金属伪影与气管后壁、隆突、左主支气管壁及主动脉前壁关系密切。这个CT结果让我脑海里浮现出了最近流行的一个名词:食管主动脉瘘!我立刻跑到一楼影像科和他们的一线二线勾兑片子,影像科的同事再次仔细阅片后谆谆告诫:内镜下还是别整了吧!



待我赶回病房时,胸外科一线二线已经齐刷刷坐在办公室跟家属谈话了(看来这种异物大伙儿都挺重视的)。因异物崁顿时间较长,已经近24小时,术后吻合口瘘风险较高,且基础病多,外科建议转上级医院,家属商量后拒绝转院,因内镜下取有导致误伤主动脉、食管主动脉瘘的风险,家属也拒绝内镜下取异物 ,那没办法,胸外科的同事只能迎风而上了!在转科之前,胸外科的同事小心翼翼的提了一个要求:请把主动脉CTA做了吧!


最终胸外科的同事奋战到凌晨三点,顺利取出假牙,假牙长约4.5cm。后来外科的老师跟我说:这个女患者矮胖体型,门齿20cm正是主动脉弓处!现在患者已经顺利出院。
总结与讨论
前不久看了一篇文章《一例复杂食管异物的经验和教训》 。患者以“误食蛏壳致胸痛5天,黑便1天”入院。这个病例让人心惊肉跳,患者因食管主动脉瘘死亡。
患者以“误食蛏壳致胸痛5天,黑便1天”入院。诊断复杂性食管异物,住的是胸外科。因考虑为复杂性食管异物且崁顿超过24小时,需要紧急取出 ,所以胸外科联系手术室在手术室内进行胃镜检查备异物取出术。在手术室行胃镜:食管距门齿25cm处可见一异物,表面红色血凝块包裏,沖洗后可见少许渗血,异物两侧深嵌入两侧食管壁内。结合 CT 阅片示异物与主动脉弓临近,且有活动性渗血,无法判断异物嵌入壁内位置及深度,于是行“胸腔镜食管游离联合胃镜异物取出”。术中游离中上段食管,动脉夹闭并切断奇静脉弓。将中上段食管游离后,提起远离主动脉弓。此时进胃镜行食管异物取出。术中探查胸腔未见积血、脓液。手术刚结束,患者口鼻涌血约2000ml,予以鼻腔填塞压迫止血后,未见明显出血。接着患者度过了13小时的间歇期,在这间歇期中,患者一直平稳,13小时后患者再次大量呕血 ,急诊胃镜示原来的异物崁顿处活动性喷血,钛夹止血失败,于是急行“开胸探查止血术”,术中探查见主动脉弓部食管侧一破口,搏动性出血,大小约5mm,立即请心外科台上会诊,于直视下缝闭破口,但此时回天无力,患者死亡。
需要学习的知识点:
1.食管主动脉瘘(Aortoesophageal Fistula, AEF)是一种罕见急症,起病急,病情凶险,死亡率高。
AEF的发病机制有三种解释:①异物直接刺破主动脉壁,临床极少见,此类患者起病急骤、大出血情况迅速恶化,往往救治不及;②异物逐渐腐蚀穿破主动脉壁产生延期性、单纯性穿孔,临床上较少见;③在异物压迫和继发感染共同作用下,形成假性动脉瘤及广泛的组织坏死,产生动脉壁糜烂,腐蚀性穿孔,往往不能或难以缝补愈合,临床上最常见。
2.Chiari三联征:信号性出血、无症状间歇期、致命性大出血。
几点思考:1.这个医院流程做的比较好,收住在胸外科,胃镜在手术室做的,并及时行“胸腔镜食管游离联合胃镜异物取出”
2.食管主动脉瘘很凶险,死亡率非常高。
3.一旦确诊AEF应行急诊手术处理,不应尝试取出食管异物,否则会造成类似拔塞样的主动脉大出血。
所以,没敢内镜下取,我的顾虑在此!另外最近园子里还流行一根鱼刺的故事,大伙儿可以瞅瞅!


下次如果再碰到食管假牙应该怎么办?还是这样畏畏缩缩的放弃吗?总觉得心有不甘!
最后编辑于 02-22 · 浏览 6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