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家族性进行性共济失调伴眼球震颤——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型一例

发布于 02-21 · 浏览 755 · 来自 Android · IP 北京北京
疑包含 AI 创作信息,请注意甄别真实度

病例信息

【患者信息】

男性,38岁,IT工程师,家族史:父亲及姑姑有类似“行走不稳”病史(均于40岁后发病)

【主诉】

进行性行走不稳伴眼球震颤3年,吞咽困难加重2个月。

【现病史及既往史】

- 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乏力、步态蹒跚(易向两侧倾倒),伴水平眼球震颤。

- 2年前出现构音障碍(爆破性语言)、双手意向性震颤,无法完成精细动作(如扣纽扣)。

- 近2个月吞咽困难加重,进食流质频繁呛咳,体重下降6kg。

- 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无长期饮酒或中毒史。

【检查】

1. 神经系统查体:

- 小脑性共济失调: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均阳性,Romberg征睁眼/闭眼均不稳。

- 水平及垂直眼球震颤,扫视性眼动过度(overshoot)。

- 锥体束征:双侧踝阵挛阳性,肌张力轻度增高。

2. 影像学检查:

- 头颅MRI:小脑萎缩(尤以蚓部为著),脑桥“十字征”阴性(排除MSA)。

3. 基因检测:

- ATXN3基因CAG重复序列异常扩增(重复次数68次,正常<44次),确诊SCA3。

4. 电生理检查:

- 肌电图(EMG):远端肌肉神经源性损害(提示周围神经受累)。

【临床诊断】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型(Spinocerebellar Ataxia Type 3, SCA3)

【治疗经过及结果】

总结与讨论

1. 诊断易错点:

- 早期易误诊为多发性硬化或酒精性小脑变性,家族史及基因检测是确诊关键。

- SCA3可合并周围神经病及锥体束征,需与Friedreich共济失调鉴别。

2. 治疗难点:

- 目前无疾病修饰治疗,以延缓残疾进展为主(如预防跌倒、营养支持)。

- 呼吸功能监测至关重要,晚期需无创通气支持。

3. 知识延伸:

- SCA3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ATXN3基因CAG重复扩增导致异常ataxin-3蛋白沉积。

- 临床表型多样,可分为Ⅰ型(早发,锥体束征显著)和Ⅱ型(晚发,周围神经病为主)。

小脑共济失调 (12)

最后编辑于 02-21 · 浏览 755

回复1 5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