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蔡长福老师六经辨证之详论谷疸病即胰腺病(二)辛

发布于 02-20 · 浏览 396 · IP 天津天津


img

 

 

蔡师指出:我们学习、研究六经辨证的临床中医,想到一证的同时还应该起码想到另外几个证,不能把思维局限化,你才可能把一个病完整地治好,因为三阳经是一个连体,太阳有热必然传给阳明,阳明有热必然传给少阳,如果你有这样的辨证思路,三阳病才可能不会误治,三阳无热,三阴就没有大碍!

对于六经辨证,我们的思想一定要了解,医圣对于三阳热非常重视,阳明经第二证是白虎汤证,少阳证第二证就是大柴胡汤证。等到三阳热长期不解化腑证,在阳明证第三证就把大承气汤设立出来了。这种三阳经腑证热长期不解,必然是后患无穷。阴长期被消耗,气分热旺盛,那必然化湿热,这个湿热归结于胃底、胰腺、十二指肠,后果很难预料。

等到热归一处,患者的撑饱胀满就出现了,虽然说还没有完全出现大承气汤证,但患者老早出现大便黏,肛门擦不净、大便沾马桶,这个湿热肠垢就到了极点了,我们见到粘大便、解不尽的患者,我们就要考虑此人身体的内里面有湿热,身体内里有湿热的人,如果再次受寒、再次受凉,原来的湿热没有解除,新来的湿热又要爆发,这种湿热能闷死人。

这种湿热旧病和新病纠结在一起,熬炼脏腑,不能再受新的外感了。如果再受新的外感,整个脏腑就不能承受了,脏也热、腑也热,气分也有热,血液里也有热,那就叫做“热入血室”,此时患者的脏腑就是一片火海,热不可怕,就怕热入血分,热一旦进入血分,温热温病就形成了。

我们不知道患者体内的这种湿热烧了多长时间,熬炼了多少年,一旦此热进入血分,就再也不能受凉,一旦受凉,温病就会爆发。

《伤寒论》,论的就是温病!可惜我们不知道!

大病、温病都是内生,包括癌症,都是内生。

热病一次两次治不好,患者带了几十年,一旦自然界气候有了大的变化,就不适应这个人了,突然再次外感,就会来个温病爆发,包括非典、禽流感、甲流、寨卡病毒、手足口病等等。这都是温热病的后果。

对于热病,医圣是多么重视啊!“十日不差”,那活下来的人就很少了,这等于几个战争同时爆发。热病时间长了,人非死不可的,肝癌、肝硬化、肝脾肿大、尿毒症等等,这些病不能轻易治疗,搞不好就治怀了。首先抓住表证,所开方剂才可能不会走错路。这就要求医生吧所有的症状都问到,不能只抓住一点,就轻易处方,人有病不一定只是一个地方有病,要全面的看,了解清楚才能确定处方!

<谨按:内热积聚,正所谓“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也!>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1)
温病 (1)

最后编辑于 02-20 · 浏览 396

回复收藏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