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蔡长福老师六经辨证之详论谷疸病即胰腺病(二)庚

发布于 02-20 · 浏览 605 · IP 天津天津


img

 

     弟子:听了师父的解释,才知道其实黄疸篇就是讲的温热病。

蔡师:对呀!为什么脾脏会大?胆会大?为什么会胆道闭锁?胆管是不是正好插在“谷脏”的中间,三阳热一盛,谷就要肿胀,膨胀的“谷脏”挤压胆管,胆管就闭住了,胆汁就不能流入十二指肠了,胆囊就开始胀大,胀的时间长了,一爆发,哗啦脸一黄,浑身黄。医圣在阳明篇三禁上讲到了,禁汗、禁灸、禁火针!为什么?这个黄疸马上就要爆发,不能发汗,一旦发汗,浑身就如橘色一样,小便出来如皂角汁一般。

“谷脏”即胰腺,谷不能病,谷脏一病人体的脏腑就都不行了,后天之本就没有了。谷一旦得病患者往往几天就没命了,而且可能引起剧烈疼痛,能疼死,死不掉活不成。胰腺病爆发,几个小时人很可能就死了。

谷脏不能切除,脾脏切除人还能活,胆囊切除人也能活,肝脏切除,人也能活一时,就是谷脏切掉人不能活。

为什么呢?谷脏是人体脏腑的总连接,所有的脏腑都从那里过,谷脏一毁,整个脏腑十二经全都毁了,蔡师认为谷脏就像一个总电闸!电闸一推,全工厂都开始工作;电闸一拉,全部工厂都不能工作了!谷脏之重要由此可知!

谷脏若是怀了,人身体就怀了,中焦湿热之病几乎都与谷脏有关。谷脏发病包括胰腺炎、胰腺结石、胰腺癌、胰头癌、胆结石、胆道闭锁、肝管结石、肝腹水、十二指肠溃疡、脾肿大等,蔡师还发现:三高症、冠心病、胃窦炎、结肠炎、尿毒证、甲肝、乙肝,长期内热大便不解,大便干,面垢,面部痘痘等疾病也跟胰腺有密切关系。

黄疸就是温病,诊断时首先要问问,脸上可淌油?头上可有油?可掉头发?可有臭汗、黄汗?可有口臭?这些情况在阳明表证歌上都有。掉头发多属于实热证,光靠补肾是不行的。

蔡师治过一位患者,吃了半个月的中药头发就长出来了。

医案记录如下:

刘某某,男,54岁,浙江杭州人。

2013-2-1初诊:

患者体胖,秃顶,夜里盗汗,平素汗多,怕热,胃口好,睡觉梦多,有脚气,痒。六脉洪大。

蔡师处方:

柴胡叶60黄芩30姜半夏30白芍30枳实30槟榔20大黄30厚朴40知母30生石膏60生姜50,   六付十二天。

 药后,患者大便一天两次成形。

2013年4月,江南蔡氏医馆开业,刘某某前来祝贺,脱下帽子让蔡师看其头上刚刚长出来的毛茸茸的头发。随后,继续调理,半年后头发茂密如初。

蔡师:此人的病就是按三阳合病来开的方剂,用大柴胡汤加减,若不及时治疗,早晚有一天,谷病爆发,小命难保呀。

这是三阳热盛,年轻时旺盛过分,到了五十岁左右,热到了极点,头发非掉不可,阴不亏头发不掉,气分没有热,也不会掉头发。

脸上没有油,头上没有油,头发也不会掉,对于脱发,淌油是第一个标志,是第一个诊断的依据。年轻人能吃能喝,脂肪厚,油多,阳明经气化热,热气旺盛,脂肪和油被热化掉了,无热油不化,到冬天,油放在盆子里,很快就结了块,如果放到炉子上油很快就烧开了。人无热,毛发不会脱落。

这种热不是一朝一夕来的,气分热长期携带把上焦的阴耗尽了,毛囊死了,头为六阳之会,热气归于一处,首先到头顶,头顶就是百会穴处,什么叫百会?十二经以及大小血管,都与头顶交汇,气血热全部交汇于头顶。

头顶也是太阳经路过的地方,热无时无刻都在头顶上烧,因为太阳是藏营卫的,胃阴被消耗干了,营卫也消耗干了,太阳经没有了营卫,毛囊就死了,不能生根。那须发必然要掉,须发脱落还不算,淌汗臭粘,汗里面还有油垢,这个油垢就是人的营养。一旦人体的这个营养变成了垃圾,就是很脏的东西,自然会臭,这就是三阳热证的结果,耗阴的结果,阳明经旺盛于二十几岁,过度阴亏,过度伤津,过度伤精,到了四五十岁左右,这道关都要过一次,如果过不去,生命就终止于此时了。

年轻人胃热大了,必然能吃能喝,越能吃胃热越大,气分热越大,气分热过激,归于头顶,长期熏蒸头顶毛囊,不分男女,等到了四五十岁左右,头发几乎就掉光了。我们见到这种病人就一目了然了,无须多加考虑,就按照三阳热来处理,按照六经辨证热证来处理。

“白虎烦渴热阳明,汗出身热脉长洪。

不恶寒兮反恶热,合柴兼见少阳经。”

这种人能吃能喝,白虎证时间已久,长期携带。

《伤寒论》开卷三阳证还没有出去,大青龙汤就开始使用石膏,医圣就知道中风伤寒不解,热必然闭于肌肉,生石膏能解气分之热,能解肌肉之热。

阳明篇第二证,医圣还用生石膏,阳明第一证葛根汤证出现身无汗,是其人胃没有化热,这种人的身体,一旦肾虚骨空,胰腺虚,太阴虚,阴虚则阳邪不解,气分热一大,阳明经必然汗出,那葛根汤表证自解,那就是气分有热了,气分热是阳明经第二证,医圣用的是白虎汤,其中生石膏是一斤(大约相当于250克)。

白虎汤证一出现,胃阴虚化燥热,气分热旺盛,能吃能喝,脉洪大不怕冷,喝水不解渴,想吃冷的东西,热饭不想吃,热茶不想喝,这种热就过激了。

患者认为自己能吃能喝身体很好,其实他是不懂中医学知识,是没有三阳经的思路,不懂得三阳辨证,不知道阳明本性是热,不知道气分热,不知道肌肉热,也就因此被耽误了,这种耽误不是一年两年,一耽误或许就是几十年,所以这个热已经形成,三阳津液被消耗,因此引起了人体内其他脏腑生病。

第一个被消耗的就是少阳经,热归阳明,耗伤少阳,这叫做气分热旁流,少阳本不应该有热,这是阳明气分热传给他的,不是因为太阳外感的柴胡证,这是内热消耗的内热证,胆囊炎、胆结石、胆道闭锁都是由这种热形成的,所以《医宗金鉴》总结了这四句话:

白虎烦渴热阳明,

汗出身热脉长洪,

不恶寒兮反恶热,

合柴兼见少阳经。

头一句“烦渴”,这是白虎汤证带久了,我们无法确定这种情况有多长时间了,或许已经是许多年了,这种人就不怕冷了,出汗时空调吹着,不愿意穿衣服。在以前,家里没有空调,好多中年人少年人几乎不穿上衣,就穿个裤头,晚上睡觉不盖被子,还要找凉的地方,睡凉席子,热得无处躲藏。

我们看这个白虎汤证带了多长时间了?我们就知道阳明气分热携带久了必然有大的后果,这种热把整个脏腑津液耗干了,这种人口渴但是喝水不管用,喝了还渴,这就叫做“白虎烦渴热阳明”。阳明就代表阳明胃经,有这种口渴,出汗时身上烫,脉洪大有力,这是人年轻时阳明经气旺盛,就是“汗出身热脉长洪。

不怕冷,睡凉地,洗冷水澡,见到凉的就快乐,见到热的就受不了,这就叫“不恶寒兮反恶热”,热气带久了,阳明津液被消耗,必然损伤少阳的津液,《医宗金鉴》说光用白虎汤还不行,“合柴兼见少阳经”。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1)
脱发 (34)
黄疸 (68)
胆道闭锁 (3)

最后编辑于 02-20 · 浏览 605

回复收藏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