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一喝酒就脸红?到底能喝还是不能?

发布于 02-19 · 浏览 633 · IP 河南河南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然而,有一部分人刚喝一杯就脸红,仿佛“红脸关公”,酒桌上甚至流传着这样的劝酒说词:喝酒脸红的人酒量更好,比不脸红的人更能喝;多喝点练练就好了;多喝水很快就能代谢掉等。

那么喝酒脸红真的比一般人更能喝吗?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研究证明,“喝酒脸红”其实是中毒的表现,是身体在警告你:不能喝酒,喝多了会要命的!

因为这类人携带乙醛脱氢酶(ALDH)基因突变,而乙醛脱氢酶(ALDH)是一种重要的解酒酶。存在ALDH基因突变,则会导致酒精代谢过程障碍,导致乙醛在身体里大量堆积,最终表现为“脸红”。

决定你到底能不能喝酒的“关键”:是肝内的两种解酒酶,一个叫乙醇脱氢酶(ADH),另外一个叫乙醛脱氢酶(ALDH)。

我们饮酒后,酒精会被乙醇脱氢酶(ADH)代谢为有毒性的乙醛;接着,乙醛被乙醛脱氢酶(ALDH)代谢为无毒的乙酸;最终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

喝酒脸红的人,由于存在ALDH基因突变,ALDH的活性大大降低,导致代谢出来的有毒的乙醛,无法进一步分解,在体内大量堆积。



img




乙醛是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定义的I类致癌物质。当它开始在身体里堆积起来,就会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全身血管、肌肉组织、等产生刺激甚至毒性损伤。最常见的表现就是皮肤温度升高,毛细血管扩张,导致脸部和全身皮肤发红、出现皮疹、甚至瘙痒,也就是我们肉眼可见的“脸红”。

日本名古屋大学的科研团队发表在《Nature  Cell  Biology》上最新的一项前沿研究发现,醛类物质(也包括酒后产生的乙醛)是与早衰有关的代谢副产物,还可能加速细胞衰老,通俗来讲就是“折寿”。该研究首次提出了“醛源性DNA损伤和早衰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

也就是说,醛类物质是有害的,它们于DNA和蛋白质高度反应,在人体内,它们形成DNA-蛋白交联(DPCs),是干扰复制和转录,阻断细胞增殖和维持过程中的重要酶类,导致这些过程发生故障,使患者衰老加速。这表明,醛类诱导的DNA损伤可能会在健康人的衰老过程中发挥作用,可能对人类健康和寿命产生重大影响。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显示,一喝酒就脸红的人,他们的身体将会面临比喝酒不脸红的更大的风险,比如:致癌、致抑郁、早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会升高等。



img


所周知:“头孢配酒,说走就走”。为什么吃了头孢之类的药物,不能喝酒?这是因为引起了体内发生“双硫仑样反应”。体内乙醛脱氢酶(ALDH)的活性被抑制,导致体内有毒的乙醛无法被代谢,大量堆积在体内。

双硫仑样反应是非常危险的,即使少量喝酒,也会引起一系列严重身体不适,如:搏动性头痛、恶心、呕吐、全身潮红、呼吸困难、心动过速、眩晕、胸痛、视力模糊等症状,甚至会危及生命。

无论酒量好坏,如果饮酒后出现以上症状,需立即到医院进行治疗。

所以,如果你是喝酒脸红的那个人,请你停止这种“自杀”行为,如果你周边有这样的朋友也请你“不要劝酒”,否则你就是在变相“投毒”。

损伤 (110)

最后编辑于 02-19 · 浏览 633

回复收藏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