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晚期乳腺癌治疗如何实现有效安全?

发布于 02-13 · 浏览 4584 · IP 北京北京
img


HER2阳性乳腺癌是一种侵袭性较强的乳腺癌亚型,约占所有乳腺癌病例的20%[1] 。这类乳腺癌由于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基因过度表达或扩增,导致癌细胞生长速度快、扩散风险高。当癌症扩散到其他器官形成转移时,治疗难度会大大增加,患者的预后也相对较差。

近期,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研究团队发布了一项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研究[2]:紫杉醇脂质体联合抗HER2靶向药物用于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显示出明确的临床获益。

这项研究纳入了526名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研究发现,采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抗HER2靶向药物进行治疗,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rwPFS)达到22.1个月,总生存期(OS)达到57.9个月。具体来说,无进展生存的1年、2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2.1%、46.7%、34.0%、21.0%;总生存率方面,1年、2年、3年和5年的生存率分别高达97.3%、85.4%、72.8%和47.8%。这些数据表明,这种联合治疗方案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为晚期乳腺癌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在具体用药方案上,研究显示有多种组合可选:53.2%的患者采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曲妥珠单抗治疗,32.1%采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三药联合,11.0%的患者使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曲妥珠单抗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还有3.6%的患者使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其他抗HER2药物治疗。这些不同组合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多个体化治疗的选择。

与传统紫杉醇相比,紫杉醇脂质体的一大创新在于采用了脂质体包裹技术。这种设计使药物可以在体内更缓慢地释放,不仅保留了紫杉醇的抗肿瘤效果,还显著降低了常见的副作用。病历记录显示,紫杉醇脂质体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骨髓抑制(34.8%)、胃肠道反应(18.4%)、体液潴留(4.6%)、脱发(3.8%)、肝脏毒性(3.4%)、神经毒性(3.0%)、过敏反应(2.1%)。这些副作用发生率相对较低,且多为可控,患者耐受性良好。

值得注意的是,这项研究的数据来自真实临床实践,而非严格控制的临床试验,因此更能反映药物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研究团队随访患者的中位数时间达到28.5个月,发现客观缓解率(ORR,肿瘤缩小的比例)达到55.9%,疾病控制率(肿瘤得到控制的比例)高达94.7%。这意味着大多数患者都能从这种治疗方案中获益。

不过,这种治疗方案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并非所有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都适合使用这种联合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其次,尽管副作用发生率较低,但仍需要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展望未来,随着更多临床经验的积累和长期随访数据的补充,紫杉醇脂质体联合抗HER2靶向药物治疗方案有望进一步优化,为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带来更多获益。医学界也在探索更多新的联合用药方案,以期在提高疗效的同时进一步降低副作用。

[1] Ross JS, Slodkowska EA, Symmans WF, Pusztai L, Ravdin PM,Hortobagyi GN. The HER-2 receptor and breast cancer: ten years of targeted anti-HER-2 therapy and personalized medicine. Oncologist.2009;14(4):320–368.

[2] YUE J, HUI Z, MA F, et al. 43P -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aclitaxel liposomes in combination with anti-HER-2 targeted drugs as first-line rescue therapy for HER-2-positive locally advanced or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A retrospective, real-world study based on the Cancer Database of China National Cancer Center (NCC). Annals of Oncology (2024) 35 (suppl_4): S1418-S1425. 10.1016/annonc/annonc1685.

晚期乳腺癌 (11)
乳腺癌 (235)

最后编辑于 02-13 · 浏览 4584

5 1 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5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