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长福老师六经辨证——太阴之渴实录

何为“渴欲得水倍术宁”?蔡师举了一个例子。
患者是一个老农民,特别能干,生产队时,分了三分自留地,种个菜园,每天收工回家都要去浇菜园。他一挑着扁担干活就口渴,他老婆就拿两个水瓶,一个凉的一个热的,这位农民老头,一边浇菜,一边喝水,渴了就兌着喝,等到菜园浇完成时,两瓶水就喝光了,连续这样喝了几年。
久治乏效,最后找到了蔡师,以前所用之药,都是滋阴大补的那一套,如玉女煎或白虎汤一类,都是滋阴降火清热的药。
蔡师四诊后,就立刻想到了“渴欲得水倍术宁”这句口诀。
蔡师指出:这种渴,病人脉小、脉沉、脉细,白虎汤证之脉根本不出现,因此不能用白虎汤。蔡师用理中汤原方,其中白术用了120克。五付药让患者喝十天。
十天后患者痊愈。
蔡师指出,这个患者出现这种沉迟脉,就是太阴被耗。劳动人民能干活,汗淌多了,夫妻生活过得再多一点,生活质量再差一点,这就伤了太阴了。
肾脏和脾经是相连的,肾脏在下焦,太阴在中焦,肾亏则太阴必亏,亏到一定的时间、程度,太阴就不能还原了。老百姓不能不干活,板车一拉,越干活汗越多,到最后人的太阴津液就被过度地消耗了。《难经》八十一难讲:太阴藏着膏脂半斤,不能被消耗,损则必病。
蔡师指出:太阴是三阴的津液库,是三阴的主宰,阳明经靠太阴来供养,太阴不败,阳明淌汗再多也不会生病的。倘若太阴一败,阳明是敏感之腑,多血多气,阳明之热跟炉子一样,这个热始终在烧,它不烧就不能消化了,阳明经一动就需要大量津液来补充,就像汽车一样:一打着火,气也动了,油也动了。人也是如此,阳明一动,太阴津液跟着就上来了,从食窦往上送,送到周荣、胸乡、天溪,送到这里就能到脸上了。
为什么脾胃不虚的人脸上好看呢?阳明无病的人脸上看着油红四白的,看哪都舒服,脾经一败脸上就黄巴巴的,这里长雀斑那里长黑点,二十来岁的姑娘脸看上去跟三十多岁的女人一样。
为什么?太阴败了就没有色了。为何最后一个穴位叫“周荣”呢?周荣就是荣光满面,太阴脾经不衰的人脸上会非常好看。脾虚日久,周荣、胸乡得不到滋养,人就开始败了:怕冷,见风就怕。
蔡师讲,见过好多小青年手脚冰凉,夏天都穿着厚衣服,好多人夏天盖被子,甚至穿棉衣。为什么呢?这是手淫过度,还没有到二十四岁之前,他的肾就亏得厉害了,肾一亏,脾必败,脾败热气就不得上蒸了,热气不能上达,背后天天怕冷。这种人不是一般的怕冷,是常年怕冷,早晨起来小便后,打冷战,因为膀胱那点热气被放掉了,身上热气就明显少了。脾败日久,若不化热,此病还好治,就用理中汤加减,几乎都能治好。假若时日过久,已经化热,就不好治了。
最后编辑于 02-12 · 浏览 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