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分享#致敬经典(二)——改良菱形皮瓣与传统菱形皮瓣的差异



改良菱形皮瓣与传统菱形皮瓣(如Limberg皮瓣)在设计和应用上有显著区别,主要差异如下:
1. 设计角度与几何形状
传统菱形皮瓣(Limberg皮瓣)
缺损区域为菱形,内角通常为60°和120°。
皮瓣设计基于严格的几何对称性,需要精确计算角度和边长。
转移方式以旋转为主,需切除“猫耳朵”冗余组织。
改良菱形皮瓣(如Dufourmentel或Webster皮瓣)
允许更灵活的角度调整(如30°-90°),适应不同形状的缺损。
切口设计可能更自由,例如增加弧形切口或辅助切口,减少张力。
转移方式结合旋转+推进,闭合更灵活,减少组织扭曲。
2. 张力分布与闭合效果
传统菱形皮瓣
闭合后张力集中在皮瓣尖端,可能影响血供或导致疤痕增生。
对周围组织牵拉较大,尤其在活动部位(如关节)可能限制功能。
改良菱形皮瓣
通过调整角度或切口方向,使张力更均匀分布于皮瓣基底或周围正常组织。
更符合皮肤张力线(如Langer线),疤痕更隐蔽。
3. 适应症与灵活性
传统菱形皮瓣
适用于形状规则的菱形缺损,尤其在躯干或四肢等低活动区域。
对缺损大小和部位有一定限制。
改良菱形皮瓣
可修复不规则或较大的缺损,适应不同解剖部位(如面部、颈部)。
通过调整设计减少对周围结构的损伤(如毛发区、五官附近)。
4. 血供与并发症风险
传统菱形皮瓣
依赖单一血管蒂,尖端血供较差,可能增加坏死风险。
改良菱形皮瓣
常设计更宽大的基底或保留多向血供,降低尖端坏死概率。
通过减少旋转角度(如Webster改良)避免血管扭曲。
5. 临床应用场景
传统菱形皮瓣:适合经验较少的外科医生,操作标准化,但灵活性低。
改良菱形皮瓣:更适合复杂缺损或功能/美观要求高的区域(如面部)。
病例分享:
改良菱形皮瓣典型病例
肘部低温烫伤改良菱形皮瓣的应用
附带一下我之前发的帖子链接【病例分享】致敬经典(一)https://www.dxy.cn/bbs/newweb/pc/post/51458506?sf=1&sr=1,贴内包含改良菱形皮瓣详细的总结大家可以点击进入切磋交流。




传统菱形皮瓣典型病例
借用一下我们科优秀的@尚瑨医生 的病例
骶尾部藏毛窦传统菱形皮瓣的应用
附带一下这篇帖子的链接(https://www.dxy.cn/bbs/newweb/pc/post/51434357?sf=1&sr=1),大家多多点赞支持尚瑨医生🤝



总结
改良菱形皮瓣通过调整几何设计、张力分布和血供优化,解决了传统菱形皮瓣的局限性,尤其在减少并发症和提升美观效果方面更具优势,但操作难度略高。临床选择需根据缺损特点、部位及术者经验综合判断。
最后编辑于 02-09 · 浏览 8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