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脑癌中的“帮凶”:早期MDSCs如何助长胶质母细胞瘤?

发布于 01-23 · 浏览 1.2 万 · IP 浙江浙江

在癌症的世界里,肿瘤细胞并非孤军作战,它们常常会拉拢一些“帮凶”来助纣为虐。最近,科学家们发现,在一种致命的脑癌——胶质母细胞瘤(GBM)中,有一类特殊的免疫细胞充当了肿瘤的“帮凶”,它们不仅不抵抗肿瘤,反而助长了肿瘤的恶性发展。这些细胞被称为髓系来源的免疫抑制细胞(MDSCs),而其中一种名为“早期MDSCs”(E-MDSCs)的亚群更是“罪行累累”。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项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研究

一、什么是胶质母细胞瘤?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一种非常恶性的脑部肿瘤,它不仅生长迅速,还极易复发。这种肿瘤的可怕之处在于,它会像“野草”一样在大脑中蔓延,侵袭周围的正常脑组织。由于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一旦被这种肿瘤侵袭,患者的生存期往往很短,且生活质量极差。

二、MDSCs:肿瘤的“帮凶”

在免疫系统中,有一类细胞本应是“正义之师”,负责对抗肿瘤和感染,但它们却被肿瘤细胞“策反”,变成了“帮凶”。这些细胞就是髓系来源的免疫抑制细胞(MDSCs)。MDSCs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抑制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攻击,比如抑制T细胞的增殖和活性。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GBM肿瘤中存在大量MDSCs聚集,它们的存在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

三、早期MDSCs:肿瘤的“得力助手”

研究团队通过对33例GBM患者的肿瘤样本进行单细胞测序,发现了一种特殊的MDSCs亚群——早期MDSCs(E-MDSCs)。这些细胞在肿瘤发生的早期就“登场”了,并且它们的出现与肿瘤的预后不良密切相关

1. E-MDSCs如何被肿瘤“招募”?

科学家们发现,GBM肿瘤中有一类具有干细胞样特征的癌细胞,它们通过分泌多种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如白介素-6),像“信号灯”一样吸引E-MDSCs进入肿瘤部位

。这些癌细胞和E-MDSCs之间还存在大量的受体-配体相互作用,就像“锁和钥匙”一样紧密配合。

2. E-MDSCs如何助长肿瘤?

一旦进入肿瘤部位,E-MDSCs会通过多种机制抑制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攻击。例如,它们会抑制T细胞的增殖,让免疫系统“束手束脚”,无法有效对抗肿瘤

。此外,E-MDSCs还会通过生成一种名为FGF11的蛋白质,加速癌细胞的增殖,进一步助长肿瘤的发展

3. E-MDSCs的特殊代谢特征

研究还发现,E-MDSCs的代谢特征非常像癌细胞,它们能在营养匮乏的肿瘤微环境中“抢夺”营养,表现出极高的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活性

。这种代谢特征让E-MDSCs在肿瘤微环境中如鱼得水,进一步增强了它们的促癌能力。

四、临床应用的启示

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E-MDSCs在GBM中的重要作用,还为未来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例如,如果能找到一种方法阻断E-MDSCs与癌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或者直接清除这些“帮凶”,或许就能增强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攻击能力

。此外,E-MDSCs的存在也可以作为一种预后标志物,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

五、总结

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非常恶性的脑部肿瘤,而早期MDSCs(E-MDSCs)是肿瘤的“得力助手”。这些细胞通过与癌细胞的相互作用,抑制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攻击,进一步助长了肿瘤的发展。科学家们的研究揭示了E-MDSCs的“罪行”,也为未来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作为一名医生,了解这些机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肿瘤的复杂性,并探索新的治疗策略。

如果你对这项研究感兴趣,建议阅读原文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参考文献:

Jackson C, Cherry C, Bom S, et al. Distinct 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 populations in human glioblastoma. Science. 2025; 387(6731): eabm5214.DOI: 10.1126/science.abm5214

胶质母细胞瘤 (22)
颅内肿瘤 (57)

最后编辑于 01-23 · 浏览 1.2 万

15 收藏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5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