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医学史观-近代医学(18/19世纪)
18世纪
在18世纪欧洲各国已进入了资本主义确立时期。18世纪,美国独立,法国发生革命,资产阶级在西欧多数国家取得政权,并且向外扩张势力,发展世界贸易。在商品需要的刺激下,首先在英国的棉纺织业发生了技术大革新,织布机和纺织机都发明了,1784年J.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它不但应用于纺织工业,也应用于各种工矿业。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这便是所谓产业革命。手工工人变成机器工人,工业无产阶级首先在英国形成。同时资本主义生产力也就大为发展。
①病理解剖学的建立。到18世纪,医学家已经解剖了无数尸体,对人体的正常构造已有了清晰的认识,在这基础上,他们就有可能认识到若干异常的构造。意大利病理解剖学家G.B.莫尔加尼(1682~1771)于1761年发表《论疾病的位置和原因》一书,描述了疾病影响下器官的变化,并且据此对疾病原因作了科学的推测。他把疾病看作是局部损伤,而且认为每一种疾病都有它在某个器官内的相应病变部位。在他以后医师才开始用“病灶”解释症状。这种思想对以后的整个医学领域影响甚大。
②叩诊的发明。18世纪后半期,奥地利医生奥恩布鲁格,J.L.(1722~1809)发明了叩诊。他的父亲是酒店老板,常用手指敲击大酒桶根据声音猜测桶里的酒量。后来,奥恩布鲁格把这个方法用在人的胸腔,以寻找“病灶”。经过大量经验观察,包括尸体解剖追踪,他创立应用至今的叩诊法。但叩诊法的推广应用,还是19世纪的事。
③临床教学的开始。在17世纪以前,欧洲并无有组织的临床教育,学生到医校学习,只要读书,经过考试及格就可领到毕业证书。17世纪中叶荷兰的莱顿大学开始实行临床教学并取消宗教派别的限制,吸收了不少外国学生。到18世纪,临床医学教学兴盛起来,莱顿大学在医院中设立了教学病床,H.布尔哈维(1668~1738)成了当时世界有名的临床医学家。布尔哈维充分利用病床教学,他在进行病理解剖之前,尽量给学生提供临床的症候以及这些与病理变化关系的资料,这是以后临床病理讨论会(C.P.C.)的先驱。
④预防医学的成就。E.詹纳(1749~1823)发明牛痘接种法,这是18世纪预防医学的一件大事。16世纪,中国已用人痘接种来预防天花。18世纪初,这种方法经土耳其传到英国,詹纳在实践中发现牛痘接种比人痘接种更安全。他的这个改进增加了接种的安全性,为人类最终消灭天花作出贡献。18世纪末,工业革命兴起。农民大量涌入城市。工人住在肮脏、潮湿的贫民窟,劳累一天而不得温饱,因而疾病很多。这类问题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加上启蒙运动中传播的博爱思想对一些人产生影响,于是公共卫生和社会医学方面的问题逐渐被提出来。德国人弗兰克,J.P.(1745~1821)写成《医务监督的完整体系》,其中就谈到公共卫生和社会医学的很多问题。同时,还有人呼吁改善监狱卫生、解放精神病人(不能以残酷的方式如戴脚镣、手铐之类对待精神病人,本杰明·拉什也曾提出类似观点)。这类活动主要是个人活动,直到19世纪,政府才逐渐重视这些问题。
⑤战地医疗的进步。18、19世纪之交,法国军医拉雷(1766-1842)建立了战伤分级制度,以伤情轻重作为治疗顺序先后的唯一标尺,并改装马拉炮车为战地救护马车(现代救护车的原型),加快了重伤员的转运速度。
19世纪
19世纪各主要欧洲国家继英、法之后,先后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英国在19世纪完成了18世纪中叶开始的产业革命,之后,法、德、俄、美等国也相继完成产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进行,摧毁了封建势力,促进了社会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使生产力大大提高。这对自然科学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19世纪,自然科学和技术进步很大。物理学方面,有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提出,光学的进步,显微镜的进一步改良如复式接物镜(1823)、无色镜片(1830)、油浸装置(1886)等。由于电学的进步,电热器、电气治疗到后半叶相继出现。化学方面,有原子论、元素周期率的提出,和人工合成有机物的出现。德国人F.维勒(1880~1882)于1828年合成尿素,打破了有机物与无机物之间的界限。生物学方面,有细胞学说、进化论和遗传定律的提出。19世纪欧洲医学的主要进展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细胞病理学。19世纪初细胞学说提出,到19世纪中叶德国病理学家魏尔肖倡导细胞病理学,将疾病研究深入到细胞层次。他学说的基本原理包括:细胞来自细胞;机体是细胞的总和;疾病可用细胞病理来说明。
②细菌学的建立。19世纪中叶,由于发酵工业的需要,由于物理学、化学的进步和显微镜的改进,细菌学诞生了。法国人L.巴斯德(1822~1895)开始研究发酵的作用,后研究微生物,证明发酵及传染病都是微生物引起的。德国人R.科赫(1843~1910)发现霍乱弧菌、结核杆菌及炭疽杆菌等,并改进了培养细菌的方法和细菌染色方法,还提出科赫三定律。他们的工作奠定了微生物学的基础。19世纪后30年,是细菌学时代,大多数主要致病菌在此时期内先后发现。巴斯德还研究了鸡的霍乱、牛羊炭疽病及狂犬病等,并用减弱微生物毒力的方法首先进行疫苗的研究,从而创立了经典免疫学。以后,在巴斯德研究所工作的俄国人И.И.梅契尼科夫(1845~1916)系统阐述了吞噬现象及某些传染病的免疫现象;1880年发表微生物间的对抗和它们的变异的论述;20世纪初,又发现乳酸菌与病原菌在人肠中相互拮抗,并用乳酸菌制剂来治疗某些肠病。他对早期免疫学作出很大贡献。
③药理学。19世纪初期,一些植物药的有效成分先后被提取出来。例如,1806年德国人泽尔蒂纳由阿片提出吗啡;1819年佩尔蒂埃、卡旺图由金鸡纳皮提出奎宁等。至19世纪中叶,尿素、氯仿等已合成。1859年水杨酸盐类解热镇痛药合成成功,到19世纪末精制成阿斯匹林。其后各种药物的合成精制不断得到发展。以后,人们开始研究药物的性能和作用。以临床医学和生理学为基础,以动物实验为手段,产生了实验药理学。
④实验生理学。到19世纪,人们应用物理、化学的理论和实验方法研究机体,从而逐渐兴起实验生理学。法国的F.马让迪(1783~1855),德国人弥勒,J.P.(1801~1858)和法国人贝尔纳,C.(1813~1878)先后用动物实验对神经和消化等系统进行了大量生理研究。他们的工作奠定了现代生理学研究的科学基础。
⑤诊断学的进步。由于病理解剖学和细胞病理学的影响,当时的临床医学中特别注意对内脏器官病理变化的研究和诊断,想尽各种方法寻找“病灶”,使诊断方法不断充实,诊断手段和辅助诊断工具不断增多。到19世纪末检查工作又或多或少地从直接观察病人转变为研究化验室的检验结果。
18世纪中叶,奥恩布鲁格就已发明并改进了叩诊法,然而叩诊法受到当时的守旧医生的轻视和嘲笑,未得到应用。直到19世纪初,法国医生J.N.科尔维萨 (1755~1821)经20年研究后对叩诊加以推广,才促进了叩诊法在临床上的应用。发明听诊的是R.-T.-H.拉埃内克(1781~1826),他是法国病理学家、临床家。他从希波克拉底的著作中,得到对于心肺可以听诊的启示。起先他用耳直接听诊,后来制成听诊器,先用纸制,后用木制。他检查了许多病人,研究了用听诊器发现的各种最微小的现象。进行了许多尸体解剖,把解剖结果与临床现象相对照,从而改进了听诊法。1819年,他发表论文《间接听诊法》,并根据这种新的检查方法诊断肺和心脏的疾病。许多临床诊断辅助手段如血压测量、体温测量、体腔镜检查都是在19世纪开始应用的。利用新的照明装置和光学器具,一系列光学器械相继发明和使用。较早的有德国人H.赫尔姆霍茨(1821~1894)的检眼镜,继之喉镜、膀胱镜、食管镜、胃镜、支气管镜等先后发明,这丰富了临床内科诊断手段,并使其后体腔内进行治疗成为可能。由于化学的发展,临床医学利用化学分析检验方法以检查血液的内容物,大大改进了诊断法。显微镜学的不断进步,促使形态诊断学在临床逐步取得重要地位,它研究机体体液和固体部分的组织结构和有形成分,并研究正常和异常排泄物的结构成分。至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由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成就,医生的诊断方法更为丰富。
⑥外科学的进步。19世纪之前,外科非常落后。疼痛、感染、出血等主要基本问题未得解决,这限制了手术的数量和范围。19世纪中叶,解剖学的发展和麻醉法、防腐法和无菌法的应用,对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期外科学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首先是麻醉法的发明。19世纪中叶一氧化二氮、乙醚、氯仿相继被用作全身麻醉药,外科手术能够在无痛情况下施行,这是外科学的一大进步,是外科手术学得以发展的前提。1846年,莫顿(1819-1868)实施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例乙醚麻醉手术,同年罗伯特·李斯顿(1794-1847)实施了欧洲第一例此类手术。19世纪末又发明了局部麻醉的方法,克服了全麻手续繁杂、副作用多的不足。创伤手术后的化脓并发症是最麻烦的事,在L.巴斯德发现病原微生物以前,维也纳的产科医生塞梅尔魏斯·伊格纳兹·菲利普(1818~1865)于1847年证明产褥热的真正原因是手和产科器械带进了感染因素,主张用石灰水洗手。根据巴斯德的发现,英国外科医生约瑟夫·李斯特(1827~1912)认为,伤口中的腐烂和分解过程是由微生物所引起。1865年他用石炭酸消毒法进行复杂骨折手术获得成功,他还用石炭酸消毒手术室、手术台、手术部位和伤口。并用复杂的包扎法包扎伤口。防腐法大大地减少了创伤化脓和手术后的死亡率。但还是没有完全解决伤口的感染问题。1886年E.贝格曼(1836~1907)采用热压消毒器进行消毒,外科才真正进入了无菌手术的时代。止血方面也有些初步进步,如止血钳、止血带以及血管结扎的方法的应用等。以上几方面的重要成就,为外科的发展铺平了道路。从此外科学开始迅速发展。19世纪末期,体腔外科普遍发达,这样许多临床专业(如妇科、泌尿科、眼科等)中除进行内科处置外,外科方法也获得重要地位。
⑦预防医学。18世纪时预防医学有某些改进,但大多是个人努力的结果,实施范围也很有限。到19世纪,预防医学和保障健康的医学对策已逐渐成为立法和行政的问题。英国于1848年设立卫生总务部,规定一些预防疾病的法令。之后不久英国发生霍乱大流行,死亡约6万人。统计资料显示疾病的传染媒介是饮用水,于是采取了适当的预防方法,而逐渐遏止了疫情。使卫生学成为一门精确科学的人应说是德国的佩滕科弗,M.J.von(1818~1901),他将物理和化学的研究方法应用到卫生学方面,研究了空气、水、土壤对人体的影响;测定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对呼吸的意义,并发明了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方法;研究了住宅的通气和暖气设备,1882年发表《卫生学指南》一书。继他之后,研究职业病的劳动卫生学、研究食品工业的营养和食品卫生学相继产生。自19世纪下半叶开始,有些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开始注意学校卫生。19世纪末叶和20世纪初,出现社会卫生学,它的目的是研究人民的健康情况,患病和死亡的原因以及与它们斗争的方法。
⑧护理学。护理工作历史悠久,但从事护理的人长期地位低下,19世纪之前工作条件一直十分恶劣,人员素质差,待遇低。英国的F.南丁格尔(1820~1910)曾在德国学习护理知识,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率护士进行战地救护,收效显著。1860年她创立护士学校,传播其护理学思想,提高护理地位,使护理学成为一门科学。
最后编辑于 01-22 · 浏览 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