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磁共振成像指导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效果的真实世界研究

发布于 01-21 · 浏览 612 · IP 河北河北

背景 缺血性脑卒中有较高致残率及致死率,部分患者发病时间难以确认,对这部分患者的治疗较重要。

目的 探索基层医院缺少 CT 灌注情况下,对于发病时间不明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利用磁共振成像(MRI)的弥散加权成像(DWI)-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不匹配指导静脉溶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2024年2月在杭州市临安区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4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排除大血管闭塞性病变,选择最后看起来正常时间>4.5h以及发现症状到启动治疗<4.5h的不明发病时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MRI评估存在DWI/FLAIR不匹配,接受静脉溶栓治疗者纳入溶栓组;在明确时间窗为4.5h内或不明发病时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存在DWI/FLAIR不匹配可以静脉溶栓治疗而拒绝静脉溶栓治疗的纳入对照组。收集临床结局指标,包括早期神经功能、24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出血性转化、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及 90 d 改良 Rankin 量表(mRS)评分、90 d 死亡情况,并记录阿替普酶过敏反应、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情况。比较两组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采用单变量分析及多因素二元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的影响因素。

结果 研究最终纳入溶栓组 83 例,其中男性 51(61.4%)例,平均年龄(70.1±12.4)岁;对照组 55 例,其中男性 32(58.2%)例,平均年龄(70.6±13.4)岁。溶栓组患者基线 NIHSS 评分高于对照组,症状识别 - 就诊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溶栓组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率[50.6%(42/83)]高于对照组[23.6%(13/55)](P<0.05);两组患者 24 h NIHSS 评分、出血性转化发生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在早期神经功能改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溶栓组:男性 26 例(61.9%)、女性 16 例(38.1%),χ2 =0.008,P>0.05,对照组:男性 6 例(46.2%)、女性 7 例(53.8%),χ2 =1.012,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单纯静脉溶栓是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的影响因素(OR=2.891,95%CI=1.319~6.337,P=0.008)。调整变量后结果显示,院前通知联合静脉溶栓是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的影响因素(OR=6.938,95%CI=3.120~15.427,P<0.001)。

结论 在轻中度缺血性脑卒中伴无大血管病变的情况下,基层卒中中心利用 MRI 指导静脉溶栓可为不明发病时间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提供短期益处,且实施院前通知可能更有利予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恢复。

本文来源:谈毅,祝丽红,尹增维,等. 磁共振成像指导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效果的真实世界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4.0442.(点击文题查看原文)

脑梗死 (589)

最后编辑于 01-21 · 浏览 612

回复收藏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