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EMR技巧之左右手附件操作(双画面)

发布于 01-17 · 浏览 4.5 万 · 来自 iOS · IP 福建福建

病例信息

【患者信息】:患者中年男性

【主诉】:乙状结肠息肉五天

【现病史及既往史】:五天前肠镜发现结肠息肉,申请镜下治疗

【检查】:辅助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临床诊断】:乙状结肠息肉

【治疗经过及结果】:结肠镜示乙状结肠可见一宽基底状息肉,表面腺管呈IIIL型,直径约0.8cm,予以EMR治疗。

preview
此视频仅专业人士可见
去登录


img


img


img


img


总结与讨论

EMR操作过程中,要稳定住镜身,操作才能游刃有余,灵活应用左右手去控制和操作附件,能很大程度减少病灶脱离视线,提升操作的稳定性。

EMR做为基层诊疗的常用技术,也是向ESD进阶的基础。做好EMR,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步骤,1.良好的水垫注射 2.圈套切除时圈套足够的病灶,保持好切缘的完整性3.进行有效的钛夹缝合。

笔者总结一下个人经验

1.良好的水垫注射,前提是要熟悉解剖基础,将水垫注射到黏膜下层。将病灶隆起至高位,避免出现广泛的弥散,从而不利于操作,可以边注射边通过调整注射针的角度来改变水垫的形态。

2.注射后,圈套器释放时要尽量稳定镜身,将病灶调整至六点位进行操作,病灶较大时可在口侧端进行一个电灼点,从而形成一个支点,边释放圈套器,将病灶完全纳入到圈套器内,保证切缘。收紧圈套器后可轻抬附件,减少基地的热损伤。

3.钛夹缝合时,尽可能将病灶调整至六点位,贴近病灶创面时,轻吸气,尽可能多的吸纳创缘组织,提高稳定性。

操作过程尽可能本人操控附件,减少对助手的依赖,为进阶打好基础。



乙状结肠息肉 (12)
纠错
icon西兰花饺子 推荐
icon内镜达达 已点赞

最后编辑于 02-20 · 浏览 4.5 万 · 62人已解锁

33 53 34
同行评议 0 人评议
已评议
不开通精选
开通精选
精选已授权,待上线
成功精选
已通过丁香园特邀评审团审核
参与评议
去邀请
NaN
成功精选
视频效果NaN
临床实用性NaN
操作规范流畅NaN
学术价值NaN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33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