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面#多技术联合治疗直肠癌术后切口周围皮下急性蜂窝织炎


病例信息
【患者信息】:患者,男性,68岁。
【主诉】:直肠癌根治术后腹部皮肤红肿伴窦道形成13天。
【现病史及既往史】:患者于2018-09-21日于我省某三甲肿瘤医院肛肠外科行直肠癌扩大根治术+回肠末端造口术。于2018-10-4日突然出现意识不清,高热,血压进行性下降,考虑“感染性休克,皮下蜂窝织炎,肠梗阻”,急诊行剖腹探查术+肠粘连松解+肠减压术。术后给予抗感染、抑酸、祛痰、营养支持及补液等对症处理。期间给予腹部伤口换药治疗,效果欠佳。现为求进一步治疗于2018-10-05日门诊以“蜂窝织炎(腹部)”收入我科。 既往无糖尿病、高血压等病史。
【检查】:体温 36.9℃,脉搏93次/分,呼吸23次/分,血压120/71mmHg。患者神志清楚,精神一般,自主体位,营养差,口唇﹑指端紫绀。双肺叩诊呈浊音,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尖搏动于剑突下明显,心率93次/分,心律规整,各瓣膜未闻及杂音。腹部膨隆,压痛阳性,肝脾未触及。
专科查体见腹部正中可见约15cm长纵行手术切口,缝线处可见皮肤红肿明显,切口内可见脓性分泌物渗出,下腹部、会阴部皮肤红肿明显,皮温高。阴囊明显肿大,红肿明显,皮肤透亮。腹部皮肤红肿面积大,约7%大小体表面积。腹部皮下6根引流管均通畅,引流管口内可见明显坏死组织存留,可见白色粘稠样液体呈蜂窝状涌出。创口周围皮肤呈橘皮状,可见蜂窝样散在脓点,皮肤触之较硬,皮温高。



辅助化验检查:反复行创面细菌培养结果回报均提示:大肠埃希菌产ESBLs株 摩根摩根菌 鲍曼不动杆菌。血常规:WBC 16.08×109/L RBC 3.42×1012/L HGB 100g/L HCT 0.31 PLT71×109/L NEUT% 80%。D-二聚体6040ng/ml。C反应蛋白126.56mg/L 。凝血系列:凝血酶原时间(PT-S)17.2s,纤维蛋白原6.51g/l,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40.2s。肝功系列:总蛋白 59.7g/L,白蛋白 25.4g/L,A/G 0.74。胸部正位片:两肺纹理增粗。
【临床诊断】:感染性休克,皮下蜂窝织炎,直肠癌术后
【治疗经过及结果】:结合入院化验及辅助检查结果回报,提示存在全身感染。腹部创面范围广,创周红肿明显且渗出多,根据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行抗菌素治疗。同时,纠正低蛋白血症及贫血,改善全身营养状况。留置尿管,记录24h出入量及每小时尿量。加强创面清洁换药,剪除坏死失活组织,保持引流管通畅,减轻局部和全身感染。调整全身情况,择期手术治疗。
患者于2018-10-16日生命体征平稳后第一次行腹部皮肤溃疡清 创联合负压吸引手术治疗。术中可见腹部皮肤及皮下存在大量黄色坏死组织,呈蜂窝


腹部创面存在潜行腔隙,给予彻底清创后放置引流管(方便术 后创面冲洗使用),负压海绵放于腔隙内促进坏死组织排出。




第7日拆除负压装置后见创面内坏死物质减少,创周炎性浸润减轻,阴囊明显缩小至正常,未见水肿。将美宝湿润烧伤膏涂 抹于无菌纱布制成条索状纱条塞于腔隙内,促进坏死组织排出,经连续换药6天后见腔隙内存在大量新鲜肉芽组织,无坏死物质残留。于2018-10-30日全麻下行腹部皮下潜行腔隙清创开口锚定术后外置负压固定。

2018-11-06日拆除创面外负压装置后见潜行腔隙几乎完全闭合。

创周轻微红肿,未见脓性分泌物渗出,后续每日换药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变化。于2018-11-09日见创面完全愈合。
最后编辑于 01-07 · 浏览 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