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面#面部外伤+来的及时的CT室电话.......

多处面部开放性外伤创面
主诉:患儿,女,5岁7个月。以“车祸后头面部多处外伤3小时余”为主诉于 2025.01.01日入院。患儿家属诉患儿于 2025.01.01 12:00左右乘坐三轮车时在县乡道路与大货车发生碰撞,致患儿全身多处受伤,面部多处开放性外伤,在当地县医院行换药治疗、破伤风针肌注,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人院后查体,神志清,精神尚可,创面主要分布于眉弓、前额、左侧颧骨部及鼻唇沟,前额可见三处伤口约1cm*0.5cm,眉弓处可见两处伤口約1cm*1cm、0.2cm*0.2cm,眼角处可见一处伤口约0.1cm*0.2cm,左侧颧骨部可见一约3cm*1.5cm伤口,创缘挫裂伤口严重不齐,鼻唇沟处可见一处伤口大小约1cm*0.3cm皮缘严重不齐,局部可见皮肤擦伤痕迹,肿胀明显,局部出明显血;唇上可见血痂附着,患儿诉全身多处疼痛,配合差。局部出血明显伴肿胀,伤口污染严重
入院诊断:1、多处开放性面部创伤,2、头痛,3、腹痛,4、胸痛,
诊疗经过:入院给予,入院给予,烧伤整形科护理常规;一级护理:普食;查血常规、凝血及八项检测,CT及心脏彩超检查,准备急诊手术治疗;
因为当天元旦,我在家休息,值班医生为年轻的医生,从医时间三年多,很积极很主动,我电话安排,患者为车祸伤,全面体检+检查一下,别遗漏某些问题了,所以就全面查体,发现患者胸痛、腹部疼痛,也没发现明显阳性体征,想着车祸伤肯定会有点伤,加上面部伤口一直渗血,术前常规检查出来后家属急着要求进手术室美容缝合面部外伤,值班医生就把患者带进手术室了,麻醉科医生把麻药都准备好了,准备给药时候,CT室电话打过来了,说CT检查发现患者有心包积液,建议进一步检查检查,

患者全身多处车祸外伤后,现CT结果提示心包积液,建议进一步检查彩超,麻醉医师立马警觉起来,急联系彩超室急诊彩超检查,

彩超结果出来后,麻醉医师与我们医生沟通,患者外伤后心包积液,不排除外伤引起,如果外伤引起的,术中、术后可能心包积液会增加,轻者加重病情,重者可能引起心包填塞,影响循环,甚至危及生命,再加上我院没有心脏外科,如果有病情变化,不能及时会诊处理,思考再三,决定与患者家属沟通谈话,建议患者转院治疗。
让我们一起复习一下心包积液的知识:
1、何为心包积液?
心包积液是指心包腔内液体过多。
正常情况下,心包腔内有少量(约15 - 50毫升)起润滑作用的液体。当某些病理情况发生时,如感染(病毒、细菌、结核等感染累及心包)、肿瘤(像肺癌、乳腺癌等转移至心包)、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像甲减)、物理因素(如胸部外伤、放射性损伤)等,导致心包的分泌和吸收失衡,就会使心包腔内液体增多。
少量心包积液可能没有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微的心前区闷痛。中到大量心包积液会压迫心脏,出现呼吸困难、胸痛、水肿(如双下肢水肿)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心脏压塞,这是很危险的情况,会导致低血压、颈静脉怒张、奇脉等表现。在检查方面,胸部CT、超声心动图等有助于发现心包积液。
2、心包积液产生的原因?
心包积液产生的原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感染性因素
- 病毒感染:如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等感染,可引起心包炎,导致心包积液。
- 细菌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导致的结核性心包炎最为常见,此外,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革兰阴性杆菌等感染也可引起化脓性心包炎,进而导致心包积液。
- 真菌感染:组织胞浆菌、念珠菌等真菌感染心包,也会引起心包积液。
非感染性因素
- 肿瘤因素:原发性心包肿瘤如心包间皮瘤,以及继发性肿瘤如肺癌、乳腺癌、淋巴瘤等转移至心包,可导致心包积液。
- 自身免疫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等可累及心包脏层,产生异常抗体攻击心包膜,引起心包积液。
- 心脏损伤或疾病:急性心肌梗死、心脏手术、心脏创伤等可引起心包或心肌炎症反应,导致心包积液。
-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尿毒症、痛风等可引起心包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或炎症反应,出现心包积液 。
- 邻近器官疾病蔓延:纵隔肿瘤、胸膜炎等邻近器官疾病蔓延至心包,也可引起心包积液。
其他因素
-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普鲁卡因胺、肼屈嗪、苯妥英钠等可能导致心包积液。
- 低蛋白血症:严重的低蛋白血症会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致使水分外渗,引起心包腔内液体增加。
3、心包积液CT检查的表现
在CT检查中,少量心包积液表现为心包腔内液体呈细线状低密度影,厚度一般小于10mm。积液通常首先出现在左心室的后侧壁,因为这个部位是心包腔较低的位置。
随着积液量增多,液体环绕心脏分布,可呈新月形或环形低密度区,并且厚度会增加,在10 - 20mm之间为中等量心包积液,超过20mm就是大量心包积液。大量心包积液时可以看到心脏被液体明显压迫,出现心脏形态改变,如心腔变小等情况。同时,CT还能帮助观察是否存在引起心包积液的其他异常,像附近组织有无肿瘤、炎症等病变表现。
4、心包积液彩超检查的表现
在彩超下,正常心包腔内有少量液体起润滑作用。当心包积液时主要有这些表现:
一是心包腔内出现无回声区,这是最主要的特征。少量积液时,无回声区常出现在左室后壁后方,积液量一般在50 - 100ml。随着积液量增加,无回声区范围会扩大。中等量积液(100 - 500ml)时,无回声区可出现在心脏的外侧、前方、后方等多个部位。大量积液(超过500ml)时,整个心脏可被无回声区环绕。
二是心脏摆动征。大量心包积液时,心脏会在液体中出现摆动现象,在彩超下可以观察到心脏前后、左右方向的摆动。
5、心包积液的危害
心包积液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心脏压塞。这是比较严重的情况,随着积液增多,心包腔内压力升高,会压迫心脏,导致心室舒张受限。进而使心房和静脉血液不能顺利回流到心脏,出现体循环和肺循环淤血。患者可能会有呼吸困难、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等表现,严重时甚至会引起休克、意识丧失。
二是对心脏功能的影响。长期存在心包积液会使心脏的正常收缩和舒张功能受到干扰,导致心输出量减少。这样身体各器官得不到充足的血液灌注,会引起疲劳、乏力等症状,还会影响心脏本身的供血,有可能引发心律失常。


最后编辑于 01-03 · 浏览 5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