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半规管耳石症(读书分享)
读书,读好书,学以致用,丰富自己,分享知识,图的进步,我始终在努力这样想,也一直这样做。近来,再次拜读德国同行们撰写的一本专著,名为《Vertigo and Dissiness Common Complaints》。在我看来,这是一本好书,原因有四。其一,作者中不乏名流权威,例如 Thomas Brandt 教授,后者曾在耳石症的治疗方面独树一帜,也有以他命名的手法。我始终认为权威与名流,就在于大家的公认,引领着一个领域,展示了专业进展的风骚,通过他们的作品,我们能够领略到更深更广的见解。其二,名著,即有名望的书,赢得了诸多的赞许和推崇,因而该书再版 3 次,由此可见一斑,受到业界热捧自不待言。其三,他们作为临床医生,面对病人,日积月累,加之,专业的深邃洞察,定有自己的视角,并非复杂,诊疗有益,值得我们这些医生们观摩与学习,感受他们的一言一行,模仿他们的一招一式,取长补短,增进自己的专业认知,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病人。其四,他们是一群专事眩晕与平衡的人们,而且,出身并非耳科,纯粹是站在神经内科的角度,去学习、积累和教授眩晕,角度不同,身份各异,决定了他们的专业长短,换句话说,他们有神经内科的长处,同样,也具有耳科的基本认知。这样的医生,这样的作者,这样的专著,都是十分难得的。这也履行了 Thomas Brandt 先生倡导的理念,耳科医生需要掌握神经内科的基本技能,而神经内科也要懂得耳科学的知识,唯有如此,才能够更好地学习和应对眩晕。其实,这本书买了一段时间,也通读过其中的内容。如今再读,细细品味,却有着不少的心得,显眼大家,共同分享读书学习的心得。昨天看了关于耳石症的章节,尤其是后半规管耳石症(Posterior Canal BPPV),感觉到其中的部分特别接地气,也贯穿于我们的诊疗工作,随手写下自己的理解,供大家评头论足,交流我们的专业思想和做派。

享受阅读

书 样

摘下眼镜,仔细想想
其实,买书不难,只要怀里不缺银两,只要自己喜欢,只要把它视为一日三餐,或许做到买书和藏书并不困难。阅读,更为重要,买来的书就是要看的,否则,这些东东岂不是如同摆设,还不如漂亮的家私更光彩照人呢。其实,在我看来,重读更为难能可贵,因为重读就意味着品味,就可以感觉到其中的你来我往,还有长短不齐,才能够取长补短,为我所用。如同美食一样,品味是一种享受,因为它意味着洞穿细节,升华认知,让我们进一步走近作者,走进书里。那天,我向小徒推荐这本书的内容,她说好似也买了这本书,但是,是否阅读,是否反复阅读,不得而知。哈哈,忙,有点忙,很忙,成为时下买书却还来不及看的理由。实际上,读书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需要,自己需要,或工作需要,眼下需要抑或今后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