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外科医师患“炎症性肠病”的经历 (专业版)
我是一位从业20余年的县级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平时大便不成形,有时解稀便,每日一次,有时有粘液,便后冲马桶时,大便完全散开,病史至少10余年。平时也就配些四联活菌口服,开始几年还是有效果的,后来效果就逐渐差了,也就懒得吃了。
6年之前在本院因肛瘘(非复杂性),在本院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未再复发。
2年半前本人申请了本省的省人民医院进修肝胆外科,进修快结束时,因大便老出血(本人有混合痔),还是有点紧张的,就找里肛肠外科开了肠镜单子,在进修医院做个肠镜。
肠镜(3023年2月)提示全结肠多发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考虑),直肠息肉(1.5*1.5cm,已经取材活检)。
如果是溃疡性结肠炎,是全结肠的,而非仅仅是直肠或乙状结肠的,一般来说症状不会这么轻,每天大便一次,最多两次,每年体检,血常规等指标对正常,没有贫血,平时也没什么腹痛,体重几十年这样,110多斤的体重,虽然偏廋,但自从20岁以后就这样。
病理报告提示:从回盲部到直肠,粘膜慢性炎,伴固有膜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直肠那颗息肉则报为管状绒毛状腺瘤,局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马上住院做了经肛门局部肿物切除术,病理报告提示直肠中分化腺癌,距离肛门5cm,1.0*1.0cm,T1NXMX,SM1,没有高危因素,就不进一步治疗了。
进修结束前做了个腹部CT增强(2023年2月),提示结肠局部增厚,小肠局部增厚。我看了下片子,小肠局部增厚好像不明显,结肠局部有那么一点。
接下来就是治疗。肛肠外科的医师给我开了美莎拉嗪,就让我出院了,根据直肠手术的要求,第一次要三个月复查肠镜。就先吃三个月的美莎拉嗪吧,吃到第二个月末时,在一次给病人手术时,不小心职业暴露,而且该病人是HIV(艾滋病)抗体阳性,心理又是拔凉拔凉的,1晚上12点手术做好,连夜找了相关医院,配了HIV阻断药物。幸运的是一周后市疾控中心告知为假阳性(该患者原有妇科恶性肿瘤,所以为假阳性)。还有一个月的美莎拉嗪暂且不吃了,现在大便似乎比以前要成形一点。
3个月时间到,我约了本市中心医院的消化内科肠镜检查,其实本院肠镜也做得不错的,不过我那同学是中心医院消化内科,擅长胃镜肠镜ESD等治疗,所以打个电话约了下,前一天在家自行口服复方聚乙二醇散。
约定的时间赶到了市中心医院,并做了肠镜,看到肠镜报告(2023年6月),升结肠是没有溃疡了,但是,横结肠到直肠,多发结肠浅表小溃疡,表面有脓苔,左半横结肠及降结肠发现明显狭窄,肠镜可通过,并见环形浅表溃疡,周围肠壁水肿明显。我第一次做肠镜时没这么严重啊,吃了两个月的药,部分减轻,部分明显加重,我同学说,根据肠镜,不像溃疡性结肠炎,可能考虑克罗恩病可能性大,但也不典型,但炎症性肠病这不是他的专长。疾病比较复杂,把我介绍到了省大学附X医院某某医师。几天后我赶到省城,花了150元的挂号费,医生看了下,建议因现在症状有好转,建议继续口服美莎拉嗪,半年后再复查肠镜,炎症性肠病,具体不明。那就继续吃药吧。
距离第一次肠镜后8个月,也就是直肠术后8个月,复查腹部CT增强(2023年9月),局部转移和肝脏转移到没有,但发现横结肠左半及降结肠明显水肿。对比第一次腹部CT,确实要明显一点。
第三次肠镜报告(2023年12月),肠镜在距离距肛50cm(一般在降结肠或乙状结肠的位置)的地方进不去了,因为降结肠的狭窄加重了,50CM以内仍是结肠多发溃疡,我仔细看了下图片,发现肠壁水肿比上次要减轻,狭窄不远处还可以看到正常粘膜。小溃疡依旧如此。狭窄处溃疡依旧是环状线性浅表溃疡。
再次拿着所有单子,赶到省城,在大学附属X院,这次换了个名气略小点的医师,挂靠费依旧是150,医师问了下情况,因为是同行,我把我认为该说的多说了,他这次仔细看了下肠镜报告上的图片,说溃疡性结肠炎可能性不大,有可能是克罗恩病,但不排除其他奇怪少见的疾病,建议可以行生物治疗,因为症状不严重,也可以美莎拉嗪继续治疗,但不太建议。思来想去,决定拒绝。回家继续口服美莎拉嗪。
在这一次就诊后半年多,大便一直不成形,有时稀便,但一直比较稳定,从2024年6月起,开始出现腹泻,每日2到3次,多时四次,频繁放屁,时常出现低热,有时出现腹痛,症状加重了,先是口服四联活菌,无效果,我考虑可能是炎症性肠病合并细菌感染,于是口服左氧氟沙星半个月,半月后大便次数开始减少,放屁减少,只能是说恢复到2023年初没治疗之前,甚至比那还要差一点。
2024年10月,腹部CT增强,再次倒吸一口凉气,整个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明显水肿,肠壁明显增厚,比一年前加重很多。
2024年11月,这是第四次肠镜,肠镜继续在距肛50cm进不去了,在乙状结肠还多了个狭窄,肠黏膜表现和上次比,只能说加剧了。
于是我再此拿着所有的单子去了省大学附属y医院一位医师(也是同学建议的),看的是国际特需门诊,300,就诊环境真不错,等候大厅有大沙发坐。医师看了下单子,说这是结肠炎,原因不明,建议1.拿到所有肠镜切片,到他们医院病理科会诊,希望能找到蛛丝马迹。2.建议性PPD实验及T-sport,他建议就在我们自己医院做就可以了,3,建议住院。他说我年纪不大,就这样不治疗,不合适。
于是我闷闷不乐的回到了家,想想就这样不治疗,确实不行,已近不能再拖了,确实需要住院了,但我女儿还有几个月就要高考了,我住院我老婆也没空啊,女儿高考很重要。但我结肠溃疡的诊断和治疗是必须的了。先行PPD实验及T-sport实验,这是查结核菌的,是排除肠结核,我查了下资料,发现肠结核的肠镜图片和我的比较像,同时附带发现还有慢性阿米巴肠炎的图片也有点像,免疫力差的病人的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肠炎,也有点像,但我好像不是那个免疫力差的,主要是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后或有HIV的病人出现的慢性结肠炎。先排除肠结核吧,两项检查均为阴性,基本排除肠结核。
再下面的只有慢性阿米巴肠炎了,我在翻阅一篇文献中提到,结肠溃疡,病因多种多样,在病因未明确的情况,不建议使用生物制剂及激素等,因为他们都是免疫抑制药,如果是肠结核或慢性阿米巴肠炎的话,则会加重他们的病情。我看到这里,心理戈登一下,我好像在使用美莎拉嗪后结肠炎病程明显加快了。 再者,现在首先考虑克罗恩病得话,可以在急性活动期使用抗生素(甲硝唑加环丙沙星),具有一定的缓解率,万一是慢性阿米巴肠炎,那也可以行诊断性治疗,克罗恩病的服药时间需要4到8周,慢性阿米巴肠炎7到10天,可能需要1到2个疗程。环丙沙星在某东上买的,10盒,约60元,本院甲硝唑,先开了1瓶,100粒,8块多。
开吃吧,同时停用美莎拉嗪,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服药第三天,大便开始成形,第五天左右大便就正常了,10多年来几乎没有这么正常的大便。一共吃了10天,如果是阿米巴肠炎,建议口服甲硝唑后再需要用杀灭包囊的药物,可惜网上及医院里均没有。我在结束服药后10天再此在本院性腹部CT检查(2024年12月),惊奇的发现横结肠及降结肠,乙状结肠 肠壁水肿不见了,结构恢复正常,但狭窄估计还有,具体需要等到明年的肠镜检查。
治疗最终结果(明年的肠镜及病理)虽然没出来,但基本现在可以预见到。目前我的结肠溃疡,首先考虑慢性阿米巴肠炎。我特地打电话问了下我同学,他说他没见过,我心理有点发毛,但我至少症状及影像学检查明显好多了,能到这一步已近很不错了。
发在此板,望各位同仁老师提提意见!
最后编辑于 01-02 · 浏览 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