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面#慢性复杂难愈性的创面“急性处理”时机经验分享


大家都知道,在处理慢性伤口时,直接按照急性伤口的缝合处理方式进行并不总是适当或有效的。慢性伤口与急性伤口在病理生理、愈合过程及所需治疗上存在显著差异,因此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
但是,慢性伤口经过换药后,如果创面变得新鲜,这通常意味着伤口的愈合过程正在积极进行中,且已经去除了大部分坏死组织和感染物质。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伤口本身仍然是慢性的,但处理上可以借鉴一些急性伤口的处理原则,以促进其进一步愈合。以下是一些建议:
1|保持创面清洁与湿润 定期使用生理盐水或双氧水等消毒剂清洁伤口,去除表面的污垢和细菌。应用“溶痂药物制剂”(溶解坏死组织)换药,防止感染。保持伤口湿润有利于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促进伤口愈合。可以使用湿性愈合敷料,如水胶体敷料、泡沫敷料等,这些敷料能够吸收渗出液,同时保持伤口湿润。
2|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在创面新鲜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生长因子等生物制剂,以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和成熟。生长因子能够刺激细胞增殖和分化,加速伤口愈合过程。对于某些难治性慢性伤口,还可以考虑使用细胞疗法,如皮肤干细胞移植等,以修复受损组织并促进愈合。
3|适时评估与调整治疗方案 定期评估伤口的愈合情况,包括观察伤口的颜色、形状、大小、渗出液等变化,以及患者的全身状况。根据伤口的愈合情况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适时调整治疗方案。如果创面新鲜且伴大范围皮肤缺损(骨、肌腱、神经血管未裸露),我们可以选择植皮或邻近皮瓣转移修复。如果创面新鲜且伴大骨、肌腱、神经血管等重要组织裸露,我们可以选择人工真皮联合刃厚皮片覆盖、邻近或游离皮瓣转移修复。如果创面新鲜伴深部腔隙形成需要长时间换药愈合的伤口,我们可以采取逐层缝合的方法闭合创口,缩短愈合时间。
病例一 肺结节术后创面形成2个月

术前

术中

术后
病例二 肺结节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坏死伴感染1个月

来院前

换药后10天

术后
病例三 糖尿病足清创术后创面扩大伴感染45天

来院时

门诊换药1个月后

术中邮票植皮

植皮后10天
最后编辑于 01-02 · 浏览 2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