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面# 剖宫产术后形成的难愈性创面原因分析及治疗



病例信息
【患者信息】:患者杨某,女,29岁。
【主诉】:剖宫产手术术后切口红肿、疼痛3个月。
【现病史及既往史】:患者于3个月前因分娩行剖宫产手术,术后切口处反复红肿、破溃,伴脓性分泌物渗出,当时行创面换药治疗,效果欠佳。后行创面清创、缝合术2次,术后切口持续不愈合,伴窦道形成,挤压可见大量脓性分泌物渗出。患者住院期间曾多次发生癫痫。
【检查】:创面分布于下腹部,手术切口中心可见皮肤破溃,大小约1cm*1.5cm,伴窦道形成。窦道向外侧及下方延伸,挤压周围可见大量稀薄脓性液体渗出。创周红肿,痛觉敏感,活动因疼痛受限
【临床诊断】:手术后切口感染(剖腹产术后) 癫痫
【治疗经过及结果】:入院后积极完善相关化验检查。于入院后第4日在全身麻醉下行皮肤和皮下坏死组织切除清创术+滑动皮瓣移植术+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术(VSD)。术后观察负压压力变化,保持在0.02-0.04kp a左右。
总结与讨论
01|非手术治疗 对于窦道较浅、感染较轻的患者,可以采用非手术治疗。这包括局部清创、换药、使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等。非手术治疗的关键在于彻底清除感染源和异物,并促进伤口的愈合。
02|手术治疗 对于窦道较深、感染较重或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需要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方法包括窦道切除、缝合等。手术过程中需要彻底清除窦道内的坏死组织和异物,并重新缝合伤口。手术治疗一般能够治愈窦道,但术后仍需注意伤口的护理和抗感染治疗。





03|其他治疗 随着伤口愈合理念的转变,新型湿性敷料在促进伤口愈合方面逐渐受到重视。对于慢性伤口(包括窦道),可以使用填塞湿性敷料来控制炎症、填充肉芽组织并促进其愈合。
最后编辑于 01-02 · 浏览 4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