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病例从OI到COS全掌握:病例解析Gn的使用

已认证的机构号 · 发布于 2024-12-31 · IP 江西江西
1828 浏览

ART中对于卵巢的刺激主要包括诱导排卵(OI)和控制性卵巢刺激(COS)。OI是通过药物或手术方法诱发排卵,通常应用于排卵障碍患者,而COS则多用于具有正常排卵功能的女性[1]。对于不孕症患者,需在准确评估卵巢储备功能后,制定个体化的卵巢刺激方案。本文通过分析两个病例,探讨不同类型不孕女性的个体化卵巢刺激方案选择和Gn应用,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指导建议。


病例一

房某,29岁,未避孕未孕1年。因原发性不孕症要求行IUI术。在月经期早期使用来曲唑2.5 mg×5天,随后启动Gn,起始剂量为50 IU。第5天时观察到左侧有优势卵泡发育:18 mm×15 mm×4 mm,此时内膜达到8 mm,A型,遂给予HCG 10,000 IU扳机。于2天后行人工授精术,注入精子悬液0.5 mL,术后13天查血HCG 101.52 mIU/mL,提示妊娠。


专家介绍

img

黄晓洁 教授

徐州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

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胚胎实验室及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项目负责人

江苏省妇幼保健临床重点学科带头人

曾任江苏省妇幼保健协会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

曾任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徐州市医学会生殖内分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委员

江苏省医师协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妇幼健康研究会生殖健康服务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生育保健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生育保健专业委员会生殖学组委员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生殖医学与生殖伦理学分会委员

江苏省发育生物学学会生殖专业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委员


病例概况

• 基本病史

房某,29岁,婚后6年,未避孕未孕1年。

• 入院诊断

原发性不孕症

慢性输卵管炎(右侧梗阻)

 基础情况

• 女方情况(2023年8月)

FSH:6.72 mIU/mL。

LH:3.79 mIU/mL。

E2:31.90 pg/mL。

P:0.28 ng/mL。

T:0.42 ng/mL。

PRL:51.80 ng/mL。

AMH:2.07 ng/mL。

AFC:11枚,左侧6枚,右侧5枚。

• 男方精液检查(外院,2024年6月)

精子密度:56.27×106 /mL。 

精子活率:37.87%。

PR:28.8%。

NP:9.07%。

IM:62.13%。

畸形精子率:93.06%。

• 其他情况

月经史:月经不规律,经期7天,周期30~37天,量中,轻度痛经,无进行性加重。末次月经:2024-08-09。

婚育史:结婚6年,夫妻同居,性生活正常,解除避孕1年未孕。

2024年7月本院行输卵管造影示:左侧输卵管通畅,右侧输卵管未显影(考虑宫角部梗阻)。

• OI方案

Gn起始剂量:重组人促卵泡激素 50 IU 。

Gn天数:3天。

其他联用药物:来曲唑2.5 mg×5天;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2 mg×5天。

助孕方式:IUI。

妊娠结局:HCG101.52 mIU/mL,提示妊娠。


表1 卵巢刺激过程

img


表2 人工授精手术记录

img


病例小结

治疗回顾

该患者在月经期第4~8天使用来曲唑2.5 mg×5天,随后启动Gn重组人促卵泡激素50 IU。第5天时观察到左侧有优势卵泡发育:18 mm×15 mm×4 mm,此时内膜达到8 mm,A型,遂给予HCG 10,000 IU扳机。于2天后行人工授精术,注入精子悬液0.5 mL,术后13天查血HCG 101.52 mIU/mL,提示妊娠。

治疗心得

该患者既往无基础疾病史,因「原发性不孕症」要求行IUI术。在IUI术之前,先进行OI,主要目的是通过诱导产生优势卵泡和增加优势卵泡数量,增加妊娠概率[2]。研究表明,与自然周期相比,OI联合IUI可提高临床妊娠率[3]。《辅助生殖促排卵药物治疗专家共识》建议,OI方案中FSH或hMG的起始剂量不宜超过75 IU[1]

该病例中采用的重组人促卵泡激素α,具备150 IU小剂量规格,且可实现12.5 IU调节,有助于将Gn剂量精准调控在50 IU,不仅满足了OI过程中对剂量精确的需求,还避免了药物的浪费,有效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该药物允许患者自行在家中注射,并且操作简便、痛感较低,为患者的治疗体验提供了更为便利的人性化保障。该病例验证了,这种小剂量Gn的温和卵巢刺激方案在临床实践中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经济效益[4]


病例二

刘某,女性,32岁,未避孕未孕3年,诊断为原发性不孕症,行IVF-ET助孕。Gn启动剂量为150 IU,第9天观察到卵泡发育较缓慢,LH值较低,予添加重组人促黄体激素α。第13天时双侧卵巢成熟卵泡较多,雌激素水平达到4,781 pg/mL,给予HCG 6,000 IU扳机。获卵19枚,正常受精11枚,形成8枚囊胚,取卵后第五天新鲜移植1枚4BB优质囊胚,未孕。


专家介绍

img

查钱江 主治医师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生殖医学科

• 2015年毕业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专业,生殖医学专业方向,获硕士学位

• 擅长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复发性流产、月经紊乱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以及人工授精、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等辅助生殖技术的各种促排卵治疗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等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病例概况

• 基本病史

刘某,女性,32岁,BMI:19.56 kg/m2

未避孕未孕3年。

男方轻度畸形精子。

• 入院诊断

原发性不孕症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男方轻度畸形精子症

• 基础情况(2024年)

• 女方情况

FSH:5.96 IU/L。

LH:5.61 IU/L。

E2:46.5 ng/L。

P:0.3 ng/mL。

T:27.2 ug/L。

PRL:18.07 ng/mL。

AMH:4.58 ng/mL。

AFC:21枚。

• 其他情况

月经史:12岁初潮,经期5~6天,周期28~30天,量中,无痛经。

婚育史:G0P0。

2022年行宫腹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双侧输卵管造口+盆腔粘连松解术,术后提示子宫内膜炎治疗后复查正常。

2023年输卵管造影提示双侧输卵管阻塞。

• COS方案:卵泡期长效长方案(2024年5~7月)

Gn起始剂量:重组人促卵泡激素 150 IU。

Gn天数:13天。

激动剂:周期前1个月降调节。

获卵:获卵19枚。

获胚:正常受精11枚,形成囊胚8枚。

移植:新鲜移植1枚4BB优质囊胚,未孕。

妊娠结局:未妊娠。


表3 卵巢刺激过程 

img

 

表4 胚胎培养及处理记录-1 

img

 

表5 胚胎培养及处理记录-2

img


病例小结

治疗回顾

该患者Gn启动剂量为150 IU,第9天观察到卵泡发育较缓慢,LH值较低,予添加重组人促黄体激素α。第13天时双侧卵巢成熟卵泡较多,雌激素水平达到4,781 pg/ml,给予HCG 6,000 IU扳机。获卵19枚,正常受精11枚,形成8枚囊胚,取卵后第五天新鲜移植1枚4BB优质囊胚,未孕。

治疗心得

该病例中患者年龄<35岁,BMI:19.56 kg/m2,AMH:4.58 ng/mL,AFC 21枚,HCG注射日雌激素水平达到4,781 pg/ml,属于卵巢高反应(HOR)人群[5-6]。对于HOR人群而言,理想目标是获得合适的获卵数、胚胎数,同时尽量避免中重度OHSS发生,以取得良好的妊娠结局[6]。卵泡期长效长方案可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降低流产率,HOR人群应用卵泡期长效长方案可获得较为理想的助孕结局[6]

该病例使用的Gn为重组人促卵泡激素α,具有150 IU小剂量规格[4],并且患者可在家中自行注射,整体过程舒适便捷,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回顾该病例,在卵巢刺激过程中,可以发现Gn第12天双侧优势卵泡较多及雌激素水平较高,孕酮有升高趋势,但无17 mm以上成熟卵泡,应该减少Gn剂量,避免孕酮水平继续升高,提高患者鲜胚移植成功率。治疗中应用的重组人促卵泡激素α可实现12.5 IU精准调节剂量[4],便于精准控制药物用量。

小结

以上两病例均展示了重组人促卵泡激素在不同助孕方案中的应用优势。病例一采用小剂量Gn的温和卵巢刺激方案,在IUI术前成功诱导优势卵泡生成,提高临床妊娠率。同时由于应用的重组人促卵泡激素可12.5 IU调节剂量,满足50 IU精准小剂量治疗需求,也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升患者体验与治疗依从性。病例二针对HOR人群,通过精准把控Gn剂量,有效控制卵巢刺激强度,降低OHSS的发生风险。这表明重组人促卵泡激素在不同卵巢反应人群和刺激方案中均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兼具操作便利性、痛感低等优势,为患者提供了更为优化的助孕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 乔杰,马彩虹,刘嘉茵,等. 辅助生殖促排卵药物治疗专家共识. 生殖与避孕,2015,35(04):211-223. DOI:10.7669/j.issn.0253-357X.2015.04.0211

[2] 刘金勇,王媁. 人工授精周期诱导排卵药物及方案的研究进展. 生殖与避孕,2013,33(02):123-127. DOI:10.7669/j.issn.0253-357X.2013.02.0123

[3] 陈秀敏,朱文杰,刘锦,等.促排卵对宫腔内人工授精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3,21(06):107-109+98.DOI:10.13404/j.cnki.cjbhh.2013.06.050.

[4] 果纳芬®说明书. 2022年08月09日版.

[5] 中国女医师协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专家共识编写组. 辅助生殖领域拮抗剂方案标准化应用专家共识 [J] .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2022, 42(2) : 109-116. DOI: 10.3760/cma.j.cn101441-20211108-00495.

[6] 柯张红,孙艳,刘丽荣,等. 卵泡期长效长方案在符合卵巢高反应预测指标患者中的运用及其发生高反应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2021,41(03):199-205.

DOI:10.3760/cma.j.cn101441-20200315-00132

该帖还没有疾病标签去添加
回复2 4
同行评议(0)
已评议
不开通精选
开通精选
精选已授权,待上线
评议结果暂未公布
参与评议
去邀请
NaN
病例完整NaN
临床实用NaN
诊疗科学NaN
学术价值NaN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