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清明教授:恩沃利单抗联合化疗或抗血管生成治疗有望为晚期NSCLC带来二线治疗新选择
查看病例

2024 年 12 月 6 日至 8 日,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亚洲年会(ESMO Asia)在新加坡盛大举办。本次 ESMO Asia 大会中,由安徽省胸科医院史清明教授领衔的一项 II 期临床试验结果以壁报的形式公布。其结果显示,对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尤其是接受过 PD-1 抑制剂治疗的患者,恩沃利单抗联合化疗或抗血管生成治疗可能是一种有效、安全和方便的二线治疗选择[1]。为此,丁香园肿瘤时间特邀史清明教授深入解读研究结果,并探讨恩沃利单抗在晚期 NSCLC 领域的应用前景。


关山难越:晚期 NSCLC 二线治疗面临困境,亟待突破
近年来,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的引入,治疗 NSCLC 的新思路不断涌现,并且在部分晚期 NSCLC 患者中已显示出显著的生存获益。史清明教授指出,基于 PD-L1 表达水平的免疫治疗已成为驱动基因阴性晚期 NSCLC 的主要治疗模式。对于 PD-L1 高表达且驱动基因阴性的晚期 NSCLC 患者,免疫单药一线治疗即可带来显著的临床获益;对于 PD-L1 低表达或不表达的患者,则以免疫联合治疗为主。随着 KEYNOTE-189 等研究相继取得成功,免疫联合化疗已经成为指南推荐的驱动基因阴性晚期 NSCLC 的一线标准治疗方案[2]。此外,免疫联合抗血管、双免疫联合等在驱动基因阴性晚期 NSCLC 一线治疗中也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3]。
然而,晚期 NSCLC 二线治疗仍存在一定的挑战。史清明教授介绍道,基于CheckMate-078 等 III 期研究结果,免疫单药已成为晚期 NSCLC 的二线标准治疗方案[2,4]。然而,尽管免疫单药相比化疗二线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优势,但仍无法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因此,临床上亟需更加有效、低毒、便利的免疫联合治疗选择。
为突破晚期 NSCLC 二线治疗困境,2021 年末,史清明教授团队启动了一项开放标签、非随机、II 期研究,评估恩沃利单抗联合治疗既往经治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 NSCLC 的疗效和安全性[1]。
珠联璧合:有效、安全、便利,恩沃利单抗联合方案展现多重优势
恩沃利单抗是一种人源化皮下 PD-L1 单克隆抗体,已被批准用于治疗缺陷错配修复(dMMR)/微卫星不稳定性高(MSI-H)晚期实体瘤,并在晚期 NSCLC 一线治疗领域进行了初步探索。本项 II 期研究旨在探索其在晚期 NSCLC 二线治疗中的潜能。研究共纳入 20 例既往经治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 NSCLC 患者,患者每周接受恩沃利单抗 150 mg 皮下注射,联合化疗或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治疗。主要终点是客观缓解率(ORR),次要终点包括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和安全性[1]。
史清明教授表示,恩沃利单抗联合化疗或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二线治疗的表现亮眼,ORR 达 15%,DCR 达 70%,中位 PFS 为 5 个月。更为重要的是,中位 OS 超过 3 年,达到了 38 个月,「这样的结果在晚期 NSCLC 二线治疗领域并不常见。」此外,该联合治疗方案的安全性良好。在 18 例接受 PD-1 抑制剂一线治疗的患者中,有 1/3 患者因一线免疫治疗相关不良事件(AE)而换用恩沃利单抗,这些患者中未观察到新的安全性信号,且未发生 3 级及以上 AE 或治疗相关死亡[1]。
「由此可见,对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 NSCLC,尤其是接受过 PD-1 抑制剂免疫治疗的患者中,恩沃利单抗联合化疗或者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可能是一种有效、安全和方便的二线治疗选择。」史清明教授指出。
深耕不辍:探索恩沃利单抗联合治疗方案,助力提升肺癌患者生活质量
史清明教授着重强调了恩沃利单抗在晚期 NSCLC 患者所带来的切实临床获益。他提到,对于需要长期医疗护理和治疗的晚期 NSCLC 患者而言,药物的安全性、便利性、依从性以及给药方式是至关重要的考量因素。在靶向治疗领域,EGFR-TKI 等口服药物因其便捷性而广受患者欢迎。然而,在免疫治疗领域,患者仍需定期接受静脉注射,这无疑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日常活动造成了影响。
恩沃利单抗作为皮下制剂,无需建立静脉通道,从而有效避免了长期留置静脉输液通道所导致的发热、血栓和静脉炎风险,同时也为医护人员的工作带来了便利,并节约了医保和医疗资源。更为重要的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无需长时间等待,有助于患者更好地回归生活、回归社会、回归自我。
展望未来,史清明教授指出,作为全球首个皮下注射 PD-L1 抑制剂,恩沃利单抗在安全性、便利性、依从性等方面展现出了明显优势。当前,国际上对于皮下制剂的研究和开发正在不断推进。未来希望能够进一步深化对恩沃利单抗联合治疗方案的研究,比如恩沃利单抗与口服化疗药物或抗血管生成治疗药物的联合使用,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多元化、更便捷的居家治疗选择,以期进一步提升晚期 NSCLC 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他们带去更为积极的治疗前景。

参考文献:
[1]Guan Maojing, et al. Second-line envafolimab and beyond in locally advanced or metastatic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2024 ESMO ASIA. 695P.
[2]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2024.
[3]王婧怡,等. 肿瘤防治研究杂志. 2024年; 第51卷第6期.
[4]Wu YL, Lu S, Cheng Y, et al. Nivolumab Versus Docetaxel in a Predominantly Chinese Patient Population With Previously Treated Advanced NSCLC: CheckMate 078 Randomized Phase III Clinical Trial. J Thorac Oncol. 2019;14(5):867-875.
最后编辑于 2024-12-19 · 浏览 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