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五高”卒中这样做
按:
王拥军的文章,更精炼,简短,易记。
2024-12-06,19:50,收录
远离“五高”卒中这样做
健康报,2024年11月4日,(8)
中国卒中学会会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教授 王拥军
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我国六成以上患者是缺血性卒中。卒中是中国居民首位死亡原因,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及经济负担高的“五高”特点。
卒中危险因素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遗传因素,包括家族卒中病史和40~50个与卒中相关的单基因遗传病;二是基础疾病,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心脏病(尤其是房颤)等;三是行为危险因素,包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蔬菜水果摄入不足、过量饮酒、吸烟、缺乏运动、焦虑和失眠等。具有一个或以上危险因素者即为卒中高危人群。
即使有遗传倾向,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和疾病管理,也可有效降低卒中发病风险。今年世界卒中日的中国主题是“体医融合,战胜卒中”。快速散步或间歇性有氧运动是目前科学研究证实对预防卒中有显著效果的运动方式。适量运动还有助于控制体重、降低卒中发病风险。
卒中可预防、可治疗、可康复。通过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同时做好预防措施,可有效减少卒中危害。
值得注意的是,中风发作前,三分之一以上患者会有预警症状。预警症状实际上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其症状包括一过性的一侧肢体麻木、视物模糊或重影、言语不利,部分患者会发生眩晕,感觉天旋地转,同时伴随恶心呕吐、剧烈头疼等。
当出现以上任一卒中预警信号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寻求医疗救助。“时间就是大脑”,卒中救援每错过1分钟,脑细胞会多死亡约10万个。脑细胞不可再生,脑细胞死亡越多,未来残疾风险越高。卒中的黄金救援时间通常是发病后的4.5小时,如果在这个时间窗内得到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避免残疾。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国内卒中的治疗和药物研发水平已有显著提高。以前我国全部依靠进口溶栓药物,近年来我国已逐步成为全球溶栓药产量最大的国家,掌控着全球60%的溶栓药生产。在药物研发方面,我国也位居世界前列。以“脑细胞保护药物”依达拉奉右莰醇为例,卒中患者发病后及时使用可赢得更好的救治效果,降低脑细胞死亡率。
最后编辑于 2024-12-06 · 浏览 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