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中毒
胰岛素中毒:主要表现是低血糖症,临床表现主要有自主( 交感) 神经过度兴奋和脑功能障碍。低血糖使肾上腺素迅速释放,患者首先出现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的一系列表现。继而因血糖降低影响到中枢神经系统能量供应,依次波及大脑皮质、皮质下中枢、间脑和基底神经节,最终抑制延脑生命中枢,危及生命。临床表现为低血糖表现,如出汗、面色苍白、流涎、饥饿感、心动过速、过早搏动、血压波动、四肢颤抖、瞳孔散大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进而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精神错乱、易激动或反应迟钝、言语障碍、视物模糊、抽搐及昏迷等。这种情况一般称“胰岛素休克” ,即使血压并不降低。上述临床表现与低血糖程度、发生快慢及持续时间呈平行关系。血糖迅速降至2 .8mmol/ L以下,交感神经亢进症状为主;<2.24mmol/ L出现胰岛素休克; <0.56mmol/ L常发生深昏迷,脑损害呈不可逆 ,甚至死亡。
给以葡萄糖滴注和应用营养脑细胞、促醒药物,以及高压氧舱等治疗。对于胰岛素中毒,只有早就诊,早诊断,及时治疗,才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
根据注射胰岛素的种类及药物体内代谢特点补充葡萄糖,通过监测指血血糖和血清胰岛素水平的变化,可对病情的走向作出大致评估。如血糖逐渐升高且稳定,血清胰岛素水平下降,提示患者病情改善,所需葡萄糖注射量也应减少。
如静脉使用葡萄糖后患者血糖升高不理想,需给予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及肌注胰高血糖素辅助升高血糖。同时,监测血电解质,纠正低钾血症等也需要重视。对于合并的稀释性低钠血症应适当给予利尿治疗而非输注高钠溶液。
此外,还应加强患者及家属的用药教育,对于抑郁、精神病史或情绪控制不佳的患者,应提示家庭成员对于胰岛素的保存、使用应格外注意。
最后编辑于 2024-12-02 · 浏览 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