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22-左前和左后分支阻滞
我们心脏里有一群神经细胞,我们称为束支,束支又会分为左束支和右束支,左束支又会分为左前分支和左后分支。

当发生束支阻滞的时候,心脏的放电就会不均匀,使得正常的心电轴会发生偏移。例如发生左前分支阻滞的时候,电轴就会从向下的对称成向上的(左前分支主要支配左心室前侧壁,左后分支主要支配左心室后下壁。当发生左前分支阻滞时,左心室的激动只能通过左后分支下传。这样一来,心室除极的初始向量就会指向下方(因为左后分支支配区域开始除极),随后的主要向量指向左上方,因为左前分支所支配的区域除极延迟,综合向量的方向就从正常的左下变为左上,所以心电轴会左偏(从向下变成向上)。
当心电轴从向左的对称成向右的,这就是左后分支阻滞(左后分支主要支配左心室的后下壁。当左后分支阻滞时,激动只能沿左前分支下传,使左心室前侧壁先除极,初始向量指向左上方。因为左后分支支配的左心室后下壁激动延迟,除极综合向量方向变为右上方,导致心电轴右偏(常超过 +90°)。

那电轴的变化怎么在心电图上体现呢?我们先来看看正常心电图在肢体导联上是怎么产生电压的。

左边这个图是六个肢导的方向,我们把心电轴在各个方向上进行投影,就知道心电轴在这个感应方向上产生多大电压。

我们做垂线,从起点到交点的这个长度就代表这个导联的电压大小,II导联产生的电压就是我们的R波。
再看AVR导联,他的方向和心电轴相反,那我们就在他的反方向上做垂线,从起点到终点代表电压,方向和AVR相反,电压就记为负的。所以AVR导联的QRS波是向下的。

再看III导联,做垂涎,还在原来的方向上,那电压就是正的,QRS波主波向上,而且电压只有那么一点点。

我们对比II导联和III导联就会发现,心电轴和哪个导联方向越近,这个导联测得的电压就会越高。如果发生心电轴从向左对称到向右的方向,那他的方向就和III导联最接近。

我们就会看到III导联的R波比II导联的更高,

这就是左后分支阻滞的第一个特征,R3>R2。
我们在看aVL导联和I导联,他们在电轴的反方向上,所以会形成深深的S波,I导联形成相对较浅的S波。

这就是左后分支阻滞的第二个特征。
当发生左前分支阻滞的时候,它的电轴会从向下的对称成向上的,那电轴的方向就是在III导联的反方向上,所以III导联就会形成深深的S波,II导联会形成相对较浅的S波。

我们记为S3>S2。
由于电轴更接近aVL的方向,所以aVL的R波就大于I导联的R波。

这就是左前分支阻滞的两个特征。
临床上,左前分支更常见,左右手接反也比左后分支阻滞更常见。
正常情况下aVL是出现向上的R波,aVR是出现向下的Q波,如果AVL先出现了Q波,那就有可能是左右手接反了。我们人为的把左右手探测电极做了左右对称,导致心电轴也对称到了右边,刚好类似于我们左后分支阻滞的特点。

还有一些人的心脏是长在右边,他的心电图和左右手反接一样,他的心电轴最大的特点是在他的胸导联。心脏长在右边,但是探测电极还是在左边,导致V4-6离心脏越来越远,所以他们的电压会越来越低。

最后一张图

II III导联前面正常,后面出现S3>S2,诊断为间歇性左前分支阻滞(图片上错误),同时V1-2出现兔耳征,诊断为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最后编辑于 2024-11-27 · 浏览 2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