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用药多巴胺:如何配置?剂量给多少?
多巴胺在临床上往往作为一线急救药物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休克、心力衰竭以及急性肾损伤的治疗以及围手术期血压的维护。
为帮助广大临床工作者合理、规范使用多巴胺,丁香公开课特邀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殷文朋主任医师为我们详细解读多巴胺的临床应用要点,以供各位临床参考。
- 药理作用 -
1、兴奋 α 受体
大剂量多巴胺 > 10 ug/kg/min,兴奋 α 受体,对全身血管(除冠脉)均产生强烈收缩反应,使血压升高;极量:20 ug/kg/min。
2、兴奋 β 受体
中等剂量多巴胺:2 ~ 10 ug/kg/min,主要兴奋 β1 受体,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率和升高血压。
3、兴奋多巴胺受体
小剂量多巴胺:0.5 ~ 2 ug/kg/min,扩张肾、脑、肺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肾脏血流。
- 急诊适应证 -
1、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
心脏手术、肾功能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内毒素败血症、创伤等引起的休克综合征及补充血容量效果不佳的休克。
2、纠正心衰
洋地黄及利尿药无效的心功能不全。
3、肾脏「保护」
「肾剂量」DA 有利尿保护肾脏作用。
-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
1、配置方法
多巴胺在静脉滴注前必须稀释,稀释液可以用 5% 葡萄糖或生理盐水。稀释液的浓度取决于所需剂量及个体需要的液体量。
简易配制方法:以 μg/kg/min 为静脉输注计量单位,患者的体重(kg)× 3(常数)为多巴胺的总剂量,用 5% 葡萄糖或生理盐水稀释至 50 mL 后,用微量泵给药,每小时推注 1 mL 则患者使用的多巴胺输注剂量为 1 μg/kg/min,以此类推。
此方法配制的多巴胺溶液浓度较高,必须由中心静脉导管给药。
2、用法用量
近些年相关指南、共识对于多巴胺药物使用的推荐。

3、给药途径
最好经中心静脉导管给药以消除药物外渗的风险。如无中心静脉导管时,应选用粗大的静脉作静脉注射(静注)或静脉滴注(静滴),同时防止药液外渗。
一旦发生外渗,应立即停止该部位输液,早期可采用酚妥拉明稀释液(生理盐水 50 mL 加酚妥拉明 40 mg)湿敷或 25% 硫酸镁湿敷,情况严重时可采用酚妥拉明稀释液(5 ~ 10 mg 溶于 10 mL 生理盐水)进行局部皮下浸润注射,以减轻局部组织反应,减轻疼痛,防止发生局部组织坏死。
4、注意事项
① 应用多巴胺进行血管加压治疗前容量状态评估至关重要。
② 个体对多巴胺反应的异质性,同等剂量多巴胺输注后个体之间的药理学效应不尽相同,上述大、中、小剂量仅作为一般性的剂量指导。多巴胺的剂量应从 1 ~ 2 μg/kg/min 开始,逐步调整增加剂量。
③ 多巴胺不可与静脉用头孢菌素类药物以及碳酸氢钠等碱性溶液配伍。
④ 多巴胺与环丙烷、氟烷等全麻药或者三环类抗抑郁药合用有诱发心律失常的风险,应避免合用。
⑤ 大剂量多巴胺使皮肤血管收缩,这会降低皮下注射给药药物(如肝素和胰岛素)的生物利用度,可能需要增加这些药物的剂量或改变其给药途径。
⑥ 偶见恶心、呕吐、胸痛、心悸、呼吸困难、头痛等不良反应。
⑦ 禁忌证:嗜铬细胞瘤、未控制的快速型心律失常、心室颤动。
5、特殊人群的使用
① 老年患者:更易出现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使用时需全面权衡,密切观察,一般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
② 儿童患者:使用小、中剂量的多巴胺较为安全,用药时须根据病情及时调整剂量。《儿童脓毒性休克诊治专家共识 2015 版》中指出,多巴胺可用于血容量足够和心脏节律稳定的组织低灌注和低血压的脓毒症患儿。根据血压监测调整剂量,最大不宜超过 20 μg/kg/min。
③ 妊娠和哺乳期患者:多巴胺的 FDA 妊娠分级为 C 级,尚不清楚多巴胺能否穿过胎盘屏障,孕妇应用时必须权衡利弊。哺乳期应用多巴胺是否排入乳汁未定,目前还没有关于母乳喂养期间使用多巴胺的相关信息和研究报告。静脉输注多巴胺可能减少产乳,哺乳期应尽量避免应用。
④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多巴胺在肝、肾及血浆中不易引起蓄积中毒。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建议从小剂量开始,之后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逐渐调整剂量。
丁香公开课邀请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团队,总结 20 年的抢救经验,告诉你抢救药究竟该怎么用。
「急救用药临床用法详解」
🔥 限时特惠,直降 ¥ 40 元 🔥
(活动截至 11 月 26 日 23:59)
识别二维码,免费试听⬇️

【课程大纲】

【课程亮点】

「急救用药临床用法详解」
🔥 限时特惠,直降 ¥ 40 元 🔥
(活动截至 11 月 26 日 23:59)
识别二维码,免费试听⬇️

题图:丁香公开课设计
内容:来自课程《急救用药临床用法详解》
最后编辑于 2024-11-25 · 浏览 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