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睾-睾丸炎(急性/慢性)
查看病例


急性附睾炎持续时间<6周,慢性附睾炎持续时间>6周,通常在3个月以上。急性附睾睾丸炎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可转为慢性炎症。慢性附睾炎常单独存在,也可以由急性炎症迁延而来,但是多数患者并无急性发作史,少数患者可以有反复急性发作史。
病因
1.性传播感染 :常见于 35岁以下年轻患者,性 传播感染病菌主要是沙眼衣原体、淋球菌和生殖道支原体; 在性活跃的男性中,沙眼衣原体占性传播 病例的 2/3 ,同时有肛交性史的男性还有革兰阴性 肠道杆菌 。
2.非性传播感染:非性传播感染中,常见于 35 岁以上男性,大肠埃希菌感染居多,革兰阴性肠道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泌尿系统梗阻疾病、泌尿系统手术及操作后;流行性腮腺炎(引起单纯睾丸炎最常见的病因),通常发生在疫苗接种不规范地区;睾 丸-附睾结核 ,多数源自肾结核,也可以单独发病;布鲁氏菌(牧区)和念珠菌感染罕见 。
另外,非感染性原因也是可能的:胺碘酮用药相关性附睾睾丸炎,停药后症状消失 ;白塞病 (BD), 12% ~ 19%的患者可出现附睾睾丸炎 。
诊断
1.急性发作,一侧睾丸或附睾疼痛和肿胀,疼痛沿精索、腹股沟和下腹部放射 。 可伴有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及阴茎刺痛不适 。 慢性附睾-睾丸炎的症状变异较大,表现为局部不适、坠胀感或阴襄疼痛,有时可出现急性发作 症状;也可表现为从轻微性、间歇性不适到剧烈性、 持续性疼痛等程度不同的症状 。结核性附睾炎可能发生在高危人群中,如免疫缺陷男性和来自高发病率国家的男性,通常表现为慢性附睾炎,经常导致阴囊窦出脓。
2.单侧附睾、睾丸肿胀及疼痛,通常从附睾尾开始并扩散至整个附睾、睾丸。
3.尿道分泌物(可疑性传播),鞘膜积液,阴囊红斑水肿, 发热等。
4.特殊疾病相关附睾睾丸炎症状
( 1 ) 腮腺炎病毒性睾丸炎:头痛、发热、单侧或
双侧腮腺肿胀,腮腺炎发作 5 ~ 10天后出现单侧睾 丸疼痛和肿胀,少数患者也可能出现双侧睾丸肿胀 、单纯的附睾炎或无明显全身症状
(2) 附睾睾丸结核:起病缓慢,表现为无痛或疼 痛性的阴囊肿胀,附睾首先受累,伴或不伴全身性结核中毒症状 。 可见阴囊皮肤窦道形成或 阴囊皮肤增厚 。
(3) 布鲁菌性附睾睾丸炎:好发于牧区,常是布鲁氏菌病的并发症,急性感染后出现寒战、高热、出汗、 头痛、背痛、关节痛、身体虚弱等全身症状,局部症状表现为睾丸疼痛、肿胀、阴囊发红,单侧多于双侧。
(4) 并发症:未经治疗的急性附睾睾丸炎的主要 并发症是脓肿形成和睾丸梗死 。 慢性附睾睾丸炎可导 致附睾和睾丸不可逆损伤甚至坏死(导致不育或性功 能减退),感染可能引起全身扩散,慢性疼痛也是未 经治疗的慢性附睾睾丸炎的相关并发症。

5.尿常规和尿培养:应作为基本的检查项目。 尿常规阴性结果不能排除尿路感染,亚硝酸盐及白细胞酷醋阳性说明患者泌尿系统感染并存在相应症状。尿道分泌物可使用尿道拭子做细菌培养或淋球菌、支原体、衣原体检验 。 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升高可支持诊断 。 检查不能耽误抗生素治疗及外科干预 。 所有因为性传播感染的患者都应行其他性传播疾病的筛查。

2024EAU指南|泌尿系感染
6.超声栓查:阴囊超声对附睾睾丸炎的诊断比单纯尿液分析更准确。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急性附睾睾丸炎与急性睾丸(精索)扭转的鉴别具有重要意义,急性附睾睾丸炎声像图特点是患侧附睾体积增大,以头尾部增大明显,回 声减 低或增高,可伴有 睾 丸体积增大,实质回声 不均匀,患侧附睾、睾丸内高血流信号,抗炎治疗后复查 睾 丸 、 附睾内血流信号明显减少 。 彩色多普勒检查在炎症时显示高血流信号,而睾丸扭转时显示血流信号减少甚至消失。
疾病管理
1.应告知患有疑似性传播感染的男性对他人的风险,并建议他们在未感染前不要进行性生活。高度怀疑或确诊为性传播疾病 则需告知患者伴侣 。
2.卧床休息,托起阴囊,睾丸局部热敷或冷敷(一般为前3天)以减轻疼痛症状 。 阴囊皮肤红肿者可用 50%硫酸镁溶液湿敷,疼痛剧烈者可用 0.5%利多卡因做精索封闭 。对于疑似性传播感染的患者,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 。
3.抗生素:一般来说,沙跟衣原体和肠球菌都应作为最初的治疗对象,并根据病原体的鉴定情况修改治疗方案。病毒性睾丸炎不需要抗生素治疗,大多数腮腺炎相关睾丸炎可在3~10天自然缓解。

2024EAU指南|泌尿系感染
4.手术:经严格非手术治疗而病情缓解不明显的患者,或化脓性附睾睾丸炎,可选择附睾精索被膜切开减张术、脓肿切开引流术或附睾切除术,对出现睾丸梗死或较大的睾丸脓肿者可实施睾丸切除术。

中国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22版

2024EAU指南|泌尿系感染

2024EAU指南|泌尿系感染
附:硫酸镁湿敷

加热:用一半水一半硫酸镁将硫酸镁的浓度调和至25%-50%,然后进行加热,加热温度在40℃左右即可。
湿敷:选取干净的无菌纱布或毛巾,放在硫酸镁溶液里面浸湿,捞出轻微拧一下而不能干,然后将其覆盖于患处。
硫酸镁湿敷的注意事项:
(1)使用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三四天为宜,最好不超过一周。
(2)对于局部皮肤有破溃者是不能使用的,因为镁离子会有可能通过溃破处引起低血压等症状。
(3)另外湿敷时水湿不能过高,差不多三四十度就足够了,否则会有低温性烫伤的可能。
硫酸镁湿敷的禁忌症:
(1)如果伤口部位有硬结、流脓、破溃等症状,避免使用。
(2)有肾功能不全、肠道出血、急腹症、女性月经期间等症状,也不宜使用硫酸镁进行湿敷。
(3)年老体弱的人群需要慎用。
本文仅供参考学习,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
最后编辑于 2024-11-24 · 浏览 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