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级上百岁肿瘤泰斗大师罗光明教授治疗肺癌经验
国宝级上百岁肿瘤泰斗罗光明教授认为:肺癌之疾,于中医理论,其病理病因颇为繁复,约而言之,可分为内外二因。外因者,六淫之邪侵袭,烟毒及其他有害物质伤肺也。诸如烟草烟雾、工业废气、空气污染等,皆能损伤肺脏之正常功能,致气血失调,久则酿生癌毒。内因者,脏腑功能失调,正气不足也。饮食失宜,劳逸失度,情志不畅,皆可伤及脏腑,致气血阴阳失衡。正气虚损,则邪毒易于侵袭,肺脏失其宣降之职,痰浊内阻,血瘀不通,痰瘀互结,日久而成肿块,即肺癌之所在。又,肺为娇脏,易受外邪之扰,且喜润恶燥。若长期饮食寒凉,或过食高脂、高盐、高糖之物,则肺脏阳气受损,湿邪内生,亦能增加肺癌之发病风险。此外,慢性咳嗽、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肺部宿疾,亦能导致体内湿邪滞留,与癌毒相合,增加肺癌之患。综上所述,肺癌之成,非一朝一夕,乃内外因相互作用,脏腑气血阴阳失调所致。故治肺癌者,当详察病因病机,辨证施治,方能奏效。
病例概述
患者姓名:孔某、性别:男、年龄:62岁、就诊日期:2012年9月10日
主诉:咳嗽、咳痰伴胸痛两月余,近一周加重。
病史
患者两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少量白色粘痰,伴有右侧胸痛,活动后加重。曾自行服用止咳药物,症状未见明显缓解。一周前,咳嗽、咳痰加重,胸痛持续,遂来我院就诊。经胸部CT检查,示右肺下叶占位性病变,考虑肺癌可能性大。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及治疗,收入我科。
查体
患者神志清,精神稍差,面色晦暗,咳嗽频作,咳白色粘痰,量中等,右侧胸痛明显,压痛阳性,无呼吸困难及咯血。舌质淡暗,苔白腻,脉弦滑。
辅助检查
- 胸部CT:右肺下叶占位性病变,约4cm×5cm大小,边缘不规则,有毛刺征。
- 病理活检:右肺下叶穿刺活检,示肺腺癌。
- 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常规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
中医诊断:肺积,痰瘀互结证。
西医诊断:1. 右肺下叶腺癌 2. 胸痛待查(肺癌所致)
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及体质,罗光明教授以益气固本、清热解毒、化痰散结为治则,予以下方治疗:
生黄芪60克,薏米30克,羊奶参20克,穿破石20克,白花蛇舌草20克,半枝莲20克,天葵子18克,炙紫菀15克,露蜂房12克,制鳖甲18克,法半夏18克,全瓜蒌18克,生晒参10克,山慈菇12克,桑白皮10克,生谷芽18克。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早晚服用。
同时,配合西医营养支持、止痛等对症治疗。
疗效观察
患者服药一周后,咳嗽、咳痰症状明显减轻,胸痛缓解。继续服用原方两周后,咳嗽、咳痰基本消失,胸痛未再发作。复查胸部CT,示右肺下叶占位性病变较前缩小,边缘毛刺征减轻。患者精神好转,面色渐润,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后续治疗
继续服用原方加减治疗,同时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患者免疫力。定期复查胸部CT及肿瘤标志物,评估病情变化。
病例总结
本例患者为老年男性,体质较弱,肺癌诊断明确。罗光明教授以益气固本、清热解毒、化痰散结为治则,予中药汤剂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患者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明显缓解,肿瘤体积缩小,生活质量提高。此病例充分展示了中医药在肺癌治疗中的独特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罗光明教授之治肺癌验方,深谙医理,用药精妙。方中生黄芪,重用至六十克,以益气固本,扶正祛邪,为君药也。薏米三十克,健脾利湿,兼能抗癌解毒,为辅药之首。羊奶参、穿破石,二者皆能养阴润肺,兼以散结消肿,共助黄芪之力。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天葵子,此三味皆清热解毒,尤善攻逐癌毒,为方中攻坚之要。炙紫菀润肺止咳,兼能化痰;露蜂房祛风攻毒,消肿散结;制鳖甲滋阴潜阳,软坚散结,三药合用,则攻补兼施,相得益彰。法半夏、全瓜蒌,化痰散结,宽胸理气,使痰浊得化,气机得畅。生晒参,即人参之一种,补气之力虽逊于野山参,然亦能大补元气,固本培元,与黄芪相伍,则益气之功愈彰。山慈菇清热解毒,化痰散结,为治癌肿之良药。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既能助紫菀止咳,又能兼治水湿之邪。生谷芽消食和中,健脾开胃,以防诸药苦寒伤胃,为方中调和之剂。综观全方,扶正与祛邪并施,攻补兼顾,既注重益气固本,又长于清热解毒、化痰散结,诚为治肺癌之良方也。然医者用药,贵在辨证施治,临证之时,当根据患者体质、病情之异同,灵活加减,方能奏效。
最后编辑于 2024-11-22 · 浏览 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