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死儿的救治
病例信息
【患者信息】:患儿,女,42分钟
【主诉】:因“胎龄27+6周,窒息复苏后42分钟”入院。
【现病史及既往史】:
G1P1,胎龄27+6周,因“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剖宫娩出,预估体重700-1000g,无胎膜早破,羊水清,量400ml,脐带无异常,生后无反应,无呼吸及心跳,无肌张力,皮肤苍白,立即保暖、清理呼吸道、气管插管正压通气、胸外按压,1分钟0分,1:10000肾上腺素0.3ml气管内滴入,心音低钝,心率<60次/分,皮肤苍灰,无肌张力,无反应、抽泣样呼吸、脉氧监测不出数值,5分钟2分(心率1分,呼吸1分),继续于气管插管下正压通气,+胸外按压,再次1:10000肾上腺素0.3ml气管内滴入,心率上升至100次/分以上,但心音低钝,脉氧仍监测不出数值,予脐静脉置管4cm后予生理盐水10ml扩容,脉氧70%左右,微弱自主呼吸,无反应,心率130次/分,无肌张力,肤色苍白,评分10分钟4分(心率2分,呼吸1分,肤色1分),继续正压通气,脉氧逐渐上升至90%以上,心率120-130次/分左右,自主呼吸微弱,肤色苍白,固定气管插管、脐静脉后在气管插管正压通气下转入我科。
孕产史:正规产检,OGTT未行,血压、甲功未见异常;孕早期因阴道出血,住院保胎2次,7-15号再次因阴道出血于我院住院,予地屈孕酮片、地米、硫酸镁、头孢唑啉、铁剂等治疗。
查体:气管插管下转入病房,体温35.4℃,PR 130次/分,RR 40次/分(人工通气下),血压:测不出,体重0.8kg,浅昏迷,刺激后肢体极微弱反应,早产儿貌,肤色苍白,皮肤脂肪菲薄,前囟平软,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4.5mm,对光反射迟钝,气管插管下双肺呼吸音对称,呼吸40次/分,自主呼吸微弱,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啰音,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肝右肋下0.5cm,剑突下1cm,脾肋下未触及,四肢肌张力松软,原始反射未引出。
【检查】:

血气:








纤溶:

生化:

【临床诊断】:未成熟儿、、、、
【治疗经过及结果】:
入院后予保暖、监护、吸痰、机械通气、K1预防出血、咖啡因兴奋呼吸、力月西、苯巴比妥镇静、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感染等治疗。
呼吸方面:机械通气,SNIPPV模式,珂立苏气管内滴入,咖啡因兴奋呼吸,其后多次出现血氧波动,最低66%,HR150次/分,血气氧分压最低31.4mmHg,调整呼吸机参数,改变呼吸机模式,HFO
循环方面:自主呼吸弱,反应差,肤色苍白,血压测不出,生理盐水扩容(3次),多巴胺2ug/kg.min,肾上腺素0.1ug/kg.min。
入院第2天心脏彩超:PDA(1.19*2.47mm)、PFO(1.61mm,左向右分流)、三尖瓣轻度反流(2.87m/s)、肺动脉轻度高压(PG=33mmHg)、EF 64%
神经系统方面:患儿有睁眼凝视、肢体强直刻板运动伴血氧下降,予苯巴比妥(20mg/kg.次)静推止惊,患儿仍有上述表现,予咪达唑仑(0.15mg/kg)首剂静推后持续泵入(2ug/kg.min=0.12mg/kg.h)止惊镇静,苯巴比妥10mg/kg.次静推。
入院第2天:头颅B超:未见异常
消化道方面:禁食
血液方面:Hb54g/l,予输红细胞(20ml/kg),复查Hb121g/l,再次输红细胞(15ml/kg);皮肤穿刺点及双足背有瘀点,查纤溶PT 22.7s,APTT 不凝,FIB 1.05g/l,D二聚体不凝,予冷沉淀(15ml/kg)输注
抗感染方面: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感染

入院时

入院第1天晚

入院第2天
电解质及血糖方面:高血糖、低血糖、低钙、低钠,高钾,予对症处理
其他:白蛋白16.1g/l,予白蛋白1g/kg泵入;
丙球0.5g/kg:
磷酸肌酸钠营养心肌;
入院第2天完善:肝胆胰脾、泌尿系B超:未见异常;
尿常规:正常;
粪便常规:镜检红细胞0-1/HP,镜检白细胞1-2/HP
总结与讨论
这是一例生后濒死儿的初始救治及后期短暂救治过程,认真学习后才发现里面有很多值得去学习的地方。
2016年中华围产医学发布了“新生儿重度窒息濒死儿复苏方法的建议”,里面介绍了濒死儿相关复苏
一.定义:濒死儿:指出生时因窒息处于死亡边缘即“正在死亡”的初生儿
二.发生机制:
1.宫内窒息有3个主要机制:
(1)脐带血流的中断;
(2)胎盘氧交换受阻,如胎盘早剥等;
(3)胎盘灌注不足,如母体循环改变。
2.生后窒息:宫内窒息的延续,难以或不能启动生后自主呼吸,发生原发性呼吸暂停;如缺氧继续,进而发生继发性呼吸暂停,出现终末呼吸停止、心跳停顿、血压消失,最终发生脑死亡,整个过程大约历时20min。
三.濒死儿复苏前准备:物品、人员
1.主复苏者:站患儿头侧,负责体位、快速气管插管和正压通气
2.助手A: 站患儿左侧或右侧,负责在正压通气的同时进行胸外按压;
3.助手B: 负责脐带处理,监测心率、呼吸、血氧,并进行脐静脉置管或穿刺、给药(气管内给药和脐静脉给药)等;
4.助手C:负责氧气、吸引器、配药和传递物品等;
四.高危因素:
1.产前高危因素的识别:胎盘早剥、产前大出血、子痫或重度子痫前期、严重胎儿宫内窘迫、多胎妊娠、双胎输血综合征、严重围产期感染、孕妇发生意外(如外伤,昏迷,过量使用镇静剂、麻醉剂)、产前已明确母儿严重疾病等;
2.产程中突发的高危因素:脐带脱垂、打结、扭转,各种难产、急产、产时大出血等
五.濒死儿复苏:
1.断脐、放置辐射台、插管通气、胸外按压:濒死儿娩出时几乎无任何反应、无肌张力和呼吸动作,即刻断脐、迅速将患儿放置在复苏台主复苏者即刻行气管插管人工通气,并同时配合进行胸外按压(常规的吸痰、擦干、刺激等动作均需暂缓);助手B行脐静脉穿刺或置管给药,全程耗时<30s
2.给氧:100%氧气,氧气流量增至10~15L/min,以保证复苏囊的储气袋始终饱满,有较高浓度的氧气输出;监测右上肢血氧饱和度,一旦循环恢复,根据血氧值调整吸入氧浓度,血氧饱和度达目标值即可,一般出生时为60%,5min时达到85%
3.清理气道:濒死儿首要插管,若分泌物较多影响插管时,可用比平时略高吸引负压快速吸净(约1-2s),已成功气管插管后先吸引还是先正压通气视情况而定:胎粪多或粘稠堵塞气管导管,先吸引胎粪;气管内残存胎粪不多或胎粪不黏稠,立即正压通气
4.高质量的心肺复苏:有报道濒死儿胸外按压和人工通气需各自提高速率
(1)胸外按压频率:按120-140次/分,深度:前后径的1/3,保证每次按压胸廓回弹,避免中断
(2)人工通气按60-80次/分以增加每分通气量;
之后根据复苏情况按3:1的胸外按压与人工通气的比例进行复苏。
5.复苏用药:尽早使用
(1)肾上腺素:
* 气管内给药1:10000肾上腺素1ml/kg.次
(脐静脉未建立)
* 脐静脉内给药1:10000肾上腺素0.3ml/kg.次
(脐静脉已建立)
* 胫骨骨髓腔内给药;
*外周血管(穿刺困难、用药无效,不推荐)
(2)碳酸氢钠:
肾上腺素使用后无法恢复心率的患儿,在保
证有效通气的情况下,可使用5%碳酸氢钠
5%SB使用剂量:3ml/kg.次(约2mmol/kg),用等量注射用水稀释,
按1mmol/kg.min速率经脐静脉推注,2min以上推毕
(3)重复肾上腺素:
若仍未恢复心跳,可再用肾上腺素静推,重复使用1-2次
(4)扩容:如有产前失血指征可考虑使用生理盐水扩容处理,10ml/kg,5-10min
6.复苏暂停或停止:
(1)如有效复苏>10min以上仍监测不到心率时,病死率达83%,即使存活,其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达77%
(2)复苏后处理:生后5min评分仍≤5分,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风险将增加,存活的濒死儿中近1/3可能发生较为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复苏后的治疗:继续呼吸、循环支持,防治神经系统并发症
新生儿惊厥处理:


最后编辑于 2024-11-20 · 浏览 2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