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版,子宫内膜息肉搬家了
查看病例
在第九版,子宫内膜息肉是归属于异常子宫出血(AUB),在AUB原因中21%-39%为子宫内膜息肉。
临床表现70%-90%的子宫内膜息肉表现为经间期出血、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出血。那么其余的10%-30%呢?
在第十版,子宫内膜息肉搬家了,归属于子宫肌瘤章节,子宫内膜息肉分别占绝经前或绝经后异常子宫出血的10%-40%和10.1%-38.0%,WHO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组织学分类将子宫内膜息肉归入子宫瘤样病变。
临床表现增加了同时或后续发生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内膜癌的概率分别为11%-30%和0.5%-3%,子宫内膜恶变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异常子宫出血、绝经后状态、以及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和他莫昔芬应用等。
所以,在第十版教材中,将一些疾病的其余情况及不常见的情况做了比较详细的讲解,在医学中,针对于某一个病人,概率多少没有确切意义,发生即是100%。
那么诊断,对于病理检查,提到需要符合以下其中2条:1.息肉内腺体及间质表现与周围内膜组织不同步;2.腺体排列方式不规则;3.间质纤维化及出现后壁血管成分。
根据发病机制及病理学特征,子宫内膜息肉可分为非功能性息肉、功能性息肉、腺瘤样息肉、他莫昔芬相关性息肉、老年性息肉、子宫内膜-子宫颈管内膜息肉等。
这里,对病理结果的回报做了限定,需要清楚明白的写出病理检查所见,而非像以往一样写符合子宫内膜息肉样改变。清楚的病理结果会指导子宫内膜息肉的分型,从而指导此后的治疗及预防。
最后编辑于 2024-11-15 · 浏览 5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