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科普|您了解可视化的神经阻滞麻醉吗?

发布于 2024-11-14 · 浏览 1.8 万 · 来自 iOS · IP 新疆新疆

作为麻醉医生,我们的目标是在手术中为患者提供无痛、舒适化的医疗服务,术后有效的控制疼痛,减轻手术带来的不适,有助于疾病的快速康复。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的发展,目前医疗行业越来越提倡安全、舒适化、无痛化。围术期麻醉镇痛以及急慢性疼痛(包括癌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指南中,神经阻滞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什么是神经阻滞麻醉?

神经阻滞麻醉(conduction anaesthesia)是指通过将局麻药注射到神经干旁,暂时阻断神经传导功能,使该神经所支配的区域麻醉,达到手术无痛的方法。患者处于清醒状态,可保持术中与手术医师的交流,麻醉效果比较好。也可以根据患者的手术需要采取单独麻醉或者复合麻醉。这种麻醉方法可以用于外科手术、疼痛管理、康复治疗等多个领域,目的是在手术过程中使患者不会感到疼痛。

img

可视化技术在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影像技术的发展,可视化技术在麻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可视化麻醉技术,如超声引导,使得麻醉医生能够在实时、精准的条件下进行诊疗,极大地提高了麻醉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超声引导区域阻滞技术通过图像定位目标神经,并引导穿刺,避免穿刺过程中对穿刺路径及目标神经周围组织的损伤,如误穿血管、胸膜损伤等,还可以准确地将局麻药注射到目标神经周围。

 

什么是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

超声引导下直接将麻醉药物注射至躯干或者四肢神经的走行路线附近,暂时阻断该神经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作用,实现了“指哪打哪”的精准化麻醉。

img

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的常见适应症为颈丛神经及颈神经阻滞、臂丛神经及其分支组织阻滞,腰丛神经及其分支阻滞、坐骨神经及其分支阻滞、肋间神经阻滞及腹腔神经丛阻滞,这些阻滞可以实现上下肢、胸腹部手术的辅助麻醉和术后镇痛。

 

神经阻滞与全身麻醉联合,全身麻醉的药物可大量减少,使得患者在术中更加平稳,术后恢复更快。患者全麻后有很多不适症状,如恶心、头晕等,与麻醉药的残余有一定关系,所以若手术复合采用神经阻滞,可减少全麻药的用量,全身麻醉的一些副作用及风险大大减少,术后患者疼痛以及其它的不适症状也可明显减少。

img

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麻醉优点:

1.精准定位:超声影像提供实时的高分辨率图像,使医生能够更准确地确定神经的位置和路径,从而在准确位置上注射麻醉药物。

2.安全可控:实时观察药物注射的扩散情况,避免不良注射位置和血管进入,最大程度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3.改善血液循环:施行交感神经阻滞可改善其支配区域的血流,从而有效地改善因血液循环不畅所引起的疼痛。

4.抗炎症作用:研究证实神经阻滞疗法,具有抗炎症作用,并由此产生良好的镇痛效果。

5.长效缓解疼痛:通过针对痛觉神经的精确阻断,能够提供长效的疼痛缓解效果。

神经阻滞的相对缺点:

神经阻滞禁忌证,包括不合作的患者局部或者全身感染,有严重出血倾向者(特别是对于锁骨下臂丛,近端坐骨神经,椎旁,腰丛和骶丛,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局麻药物过敏者等。并发症包括感染,局麻药中毒,全脊麻,神经损伤、周围组织损伤,局部血肿或者出血,血气胸等。

 

总结:

“无痛、可视”已然成为当今麻醉技术发展的主题,如何让手术患者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度过围手术期,成为麻醉医师一直不断努力的方向。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危重患者不适合全身麻醉、小儿、畸形等患者、更具有重要意义。神经阻滞麻醉技术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使患者在围术期更加舒适,加快患者恢复并改善转归,大大提高患者术后满意度。住院时间和医疗花费也相应减少。

 

神经阻滞不仅可用于手术麻醉,目前临床上还可用于进行相关的镇痛治疗。如肩周炎,肋神经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

 

最后编辑于 2024-11-14 · 浏览 1.8 万

3 21 21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3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