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方纱一根管一片膜,保住了86岁大爷的疝补片

病例信息
【患者信息】:男性,86岁,五保户
【主诉】:左侧腹股沟区肿物反复突出1年
【现病史及既往史】:1年前开始发现左腹股沟区有肿物突出,站立行走易见,平卧后缩小,时有隐痛,自行佩戴“疝腰带”无效。既往8年前曾行右斜疝手术(李金斯坦),有慢性支气管炎及前列腺增生10年,有咳嗽,排尿困难。
【检查】:血常规hgb102g/L,没有明确感染征象,凝血功能,肝肾功等无明显异常
【临床诊断】:B超 ∶左腹股沟区异常回声(疝?)
【治疗经过及结果】:入院后,麻醉科拒绝插管全麻,只能选择腰麻。入院后第二天手术,过程顺利,术后7天患者左腹股沟区疼痛加重,周围软组织红肿,拆除皮肤缝合器,皮下至筋膜层坏死。按照以前的方法,就是需要拆除缝线,清创,填塞纱条,引流,口服头孢呋辛酯抗感染,等肉芽长好后二期缝合,搞不好就二次手术取补片……

分泌物细菌培养,院感实锤
要是在以前,无非就是住院时间长点,病人花费多点,换药功夫多点……现在呢?DRGs的紧箍咒套着呢,病人多花一分钱科室都是亏的…而且86岁的老爷子,说书的有一句“五年六月七日八时”,什么意思?人老了,不知啥时候挂,50岁的今年不知明年事儿,60岁的这个月不知下个月的事儿……80好几快90的,住院时间越长越容易出这样那样意外…咋办?
只能老法子了,上简易负压引流。拆除皮肤扣,清掉皮下缝合的数针可吸收线,连同腹外斜肌腱膜裸露的2针缝线,放置单层凡士林方纱于伤口基底部防粘连,接着无菌方纱包裹开侧孔吸痰管,透明敷料系膜法粘贴,使用可调节负压阀,连接中心负压源,-75mmHg吸引,隔天更换负压材料。

负压1天后
负压1个晚上后,老人说,疼痛明显减轻,可以踏踏实实睡觉了(大爷,可不止是您啊,我也是能稍微踏实一点睡觉了)

第二次拆除负压敷料
再负压2天,打开换药,肉芽已经从基底部长起来,没有明显渗液,改用莫匹罗星软膏外涂后常规包扎。

经采用负压引流处理后第六天
创面闭合,避免二期缝合,病人出院,门诊随诊。治疗结束。
总结与讨论
总结∶1,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虽然在基层也往往更多人选择tep或者tapp,但一些病人因为年龄或者基础疾病等原因,仍需要李金斯坦术式,手术不难,但仍需严格无菌操作,层次理解到位,不宜过度追求小切口以免显露不清,过度牵拉,影响切口组织血运。老年,贫血患者有确切指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还是要用。2,疝术后切口感染,不要抱侥幸心理,早发现早处理,积极打开,有效引流是关键。填塞也好,负压也好,都是引流,负压更积极更主动,透明敷料隔绝外界避免再次感染,同时符合湿性愈合理念,肉芽生长更快,可以有效降低二期缝合的几率。基层医院同道可以参考。
最后编辑于 2024-11-12 · 浏览 2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