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认识隐球菌性脑膜炎

发布于 2024-11-10 · 浏览 627 · IP 河南河南


img

隐球菌性脑膜炎是一种称为隐球菌的真菌引起的脑膜炎,该病的发病率占真菌性脑膜炎的首位。

什么是隐球菌?


隐球菌是一种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有一层粘多糖荚膜包裹,为主要致病因子,并因此而具有较强的致病力和耐药力。

引起人类隐球菌脑膜炎的隐球菌亚种主要为新生隐球菌和格特隐球菌。

除了脑膜炎,隐球菌亦可侵犯脑实质造成脑炎,还可侵犯肺、皮肤黏膜、骨和关节等组织,造成相应的感染病灶。

img


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流行病学


该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在干燥的鸽粪、土壤、腐烂的水果、植物、牛奶、动物(马牛羊狗等)、健康人的皮肤和胃肠道等均可分离出本菌。

鸽粪被认为是人类感染新型隐球菌的主要传染源。


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传播途径


该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吸入空气中的孢子,引起肺部感染,可为一过性,或自愈,或亚临床感染,也可经皮肤、黏膜破损处侵入。

在肺、皮肤等入侵处形成病灶,通过血液播散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等。



img


隐球菌性脑膜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该病的临床表现较多,通常慢性或亚急性起病。

(1)一般表现:发热、头痛、全身乏力,部分出现恶心、呕吐及精神状态改变,可出现脑膜刺激征。

(2)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出现脑神经损害,表现为外展神经和面神经麻痹,也可有言语不利、肢体运动障碍、肢体抽搐、共济失调等症状。

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治疗


img

主要是抗真菌治疗:二性霉素B,二性霉素B脂质体,5—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等,疗程3个月以上。

隐球菌性脑膜炎的预后

隐球菌性脑膜炎病死率与是否早期发现、疾病严重程度、是否得到规范的治疗、是否存在艾滋病等免疫缺陷基础等多个因素有关。

国内隐球菌性脑膜炎病死率整体上在20%-50%左右。

隐球菌性脑膜炎的预防

由于本病主要来自呼吸道吸入含隐球菌的尘埃而受到感染,因此要特别防止吸入带有鸽粪的尘埃。

隐球菌污染和寄生的腐烂水果、牛奶也不能进食。

尚无预防隐球菌病的疫苗。

隐球菌性脑膜炎 (5)

最后编辑于 2024-11-10 · 浏览 627

回复4 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