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病例#病例#分享一例色素痣

皮肤性病版版主 · 发布于 2024-11-07 · 来自 Android · IP 福建福建
1848 浏览
icon北落医沉 达人已点赞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10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病例信息

【患者信息】:男,30岁

【主诉】:足底边缘出现褐色斑疹3天

【现病史及既往史】:无骚痒,无疼痛等不适。

img


img


【检查】:无

【临床诊断】:色素痣

【治疗经过及结果】:随访

总结与讨论

通常为边界相对清晰、色泽均匀或不均匀的斑疹、丘疹或结节,颜色可呈棕色、褐色、黑色等,大小不一,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的皮肤。根据痣细胞在皮肤内的位置不同,好发足底,足边缘,可分为交界痣(位于表皮和真皮交界处)、皮内痣(位于真皮内)和混合痣(兼具交界痣和皮内痣特点),它们在外观上可能略有差异,比如交界痣一般较扁平,皮内痣常隆起呈乳头瘤状或有蒂等。

鉴别诊断:

雀斑:多为淡褐色至深褐色的点状色素沉着斑,针尖至米粒大小,常对称分布于面部等曝光部位,尤其是鼻部和两颊,夏季日晒后颜色加深、数目增多,有家族聚集倾向,与色素痣外观及分布特点有明显不同,色素痣一般为相对孤立、面积可较大的斑疹或丘疹等。

脂溢性角化病:俗称“老年斑”,常见于中老年人,多发生于头面部、颈部、手背等暴露部位,表现为淡褐色至黑色的斑片或扁平丘疹,表面常粗糙,有油腻感,边界一般较清晰,与色素痣相比,其形态更不规则,且质地、外观等有区别,色素痣质地相对较均匀,外观更规整。

黑素瘤:这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黑素瘤在早期可能与色素痣相似,但通常有一些“警报”特征可与色素痣鉴别,如色素痣短期内(一般数月内)突然增大、形状变得不规则、颜色不均匀且加深、出现瘙痒、疼痛、破溃、出血等症状,边界也可能变得模糊不清,若怀疑是黑素瘤需进一步通过病理活检确诊。

太田痣:是一种累及巩膜及同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的灰蓝色斑片,多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出现,好发于眶周、颞部、鼻部、前额和颧骨等部位,与色素痣的分布、颜色及形态完全不同,色素痣分布较随机,颜色多为棕褐色系等。

色素痣 (236)
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 (6)
纠错
8 4 6
同行评议(0)
已评议
不开通精选
开通精选
精选已授权,待上线
评议结果暂未公布
参与评议
去邀请
NaN
病例完整NaN
临床实用NaN
诊疗科学NaN
学术价值NaN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8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