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部脓肿切口的选择和实践体会
丁香医小白 达人已点赞近日遇到几个背部痈和脓肿病人切口愈合缓慢,园子里也有这样的帖子,结合工作经历,说点体会。
背部皮肤较厚,特别是体力劳动者,临床上见到厚达0.8-1.0cm的病人。有背部疖肿时,多数病人因自行挤压,导致感染向疏松的皮下组织层扩散,因为皮肤较厚,难以自行破溃。
传统的手术切开方式,是做等长于脓肿腔的十字切口或者是双十字切口。目的是通畅引流,加速愈合。
临床应用中发现,由于病人不能很好的遵循医嘱:休息+患处制动,导致这类切口皮肤缺损扩大,愈合时间延长。这样的病人,反思自己没有遵医嘱休息制动的很少,都是埋怨医生手术做的不好,多有微词。
我们近年来,前面说的传统手术方式基本上不用了,常用下面3种手术方式,结合图片说明。
图片1,类圆形的脓肿,于脓腔的边缘做纵向切口,约脓腔的2/3即可。
图片2,长圆形脓肿,一侧做边缘纵向切口,一侧做更小的切口,能放入粗一点的引流管即可。
图片3,中央有破溃趋势的脓肿,直接做小切口切开,根据脓腔大小,选择50,20,5ml注射器针筒的一部分,放入切口内,针筒所用部分见图示。
所有切口方向,能选择顺皮纹的最佳。常规切口换药,放置针筒的病人,仅换敷料即可,明显减轻了疼痛,待脓腔周边愈合,取下针筒。
一家之言,欢迎拍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