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第一次见这么长的PICC管

发布于 2024-11-02 · 浏览 986 · 来自 iOS · IP 上海上海


img


img

以下内容来自百度百科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是利用导管从外周手臂的静脉进行穿刺,导管直达靠近心脏的大静脉,避免化疗药物与手臂静脉的直接接触,加上大静脉的血流速度很快,可以迅速冲稀化疗药物,防止药物对血管的刺激。

因此能够有效保护上肢静脉,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如果您使用了PICC,那么在使用期间要注意手臂活动幅度不能过大或太剧烈,防止导管脱落或断裂;另外,每星期进行一次冲管和换膜(由护士完成),洗澡尽量使用淋浴,薄膜松动要及时更换,以防止导管阻塞或置管处皮肤血管的感染。如果PICC维护的好的话,一般可以使用长达1年以上,足够维持到化疗结束。

一、静脉选择

PICC置管通常在病人肘窝部的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中任选一条,导管直接插入到上腔静脉。需要选择弹性及显露性好的血管。

二、PICC置管的适应证

(1)需要长期静脉输液,但外周浅静脉条件差,不易穿刺成功者;

(2)需反复输入刺激性药物,如化疗药物

(3)长期输入高渗透性或粘稠度较高的药物,如高糖,脂肪乳氨基酸等;

(4)需要使用压力或加压泵快速输液者,如输液泵

(5)需要反复输入血液制品,如全血,血浆,血小板等;

(6)需要每日多次静脉抽血检查者。

三、PICC置管的禁忌证

(1)患者身体条件不能承受插管操作,如凝血机制障碍,免疫抑制者慎用;

(2)已知或怀疑患者对导管所含成分过敏者;

(3)既往在预定插管部位有放射治疗史;

(4)既往在预定插管部位有静脉炎和静脉血栓形成史,外伤史,血管外科手术史;

(5)局部组织因素,影响导管稳定性或通畅者。

四、操作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用皮尺测量患者从穿刺部位至上腔静脉的长度,一般为45~48cm,选择好穿刺部位后,扎止血带,常规消毒,按说明进行PICC导管静脉穿刺,根据病人的情况保留导管长度,穿刺完毕后进行X线摄片,确定在上腔静脉后即可使用。

PICC的优点



(1) PICC置管时因穿刺点在外周表浅静脉,不会出现血气胸、大血管穿孔、感染、空气栓塞等威胁生命的并发症,且血管的选择范围较大,穿刺成功率高,穿刺部位肢体的活动不受限制。

(2)可减少因反复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操作方法简捷易行,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可直接在病房操作。 (3)PICC导管材料由特殊聚胺酯制成,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顺应性,导管非常柔软,不易折断, 在体内可留置6个月~1年,置管后的患者生活习惯基本不会受到影响。[1]

(4)因导管可直接进入上腔静脉,此处血流量大,可迅速降低液体渗透压或化疗药物造成的局部组织疼痛,坏死,静脉炎等。

早期进行置管的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基本不会出现静脉损伤,确保化疗过程中能有良好的静脉通道,顺利完成化疗。已成为危重病和化疗患者长期静脉营养支持及用药的一条方便,安全,快捷,有效的静脉通路。

堵塞的处置



如若PICC管道不慎发生阻塞,可利用负压技术将稀释的尿激酶5000u/ml、0.5ml注入PICC管腔内,停留15~20分钟后用注射器回抽,有血液抽出即表明融栓成功。如无血液抽出则可反复重复上述操作,使尿激酶在导管内停留一定时间,直至有血液抽出。要注意的是尿激酶的总量不宜超过15000u。导管通畅后,回抽5ml血液以确保抽回所有药物和凝块。

一般维护



第一个24小时必须换药。以后伤口愈合良好,无感染、渗血时,每7日更换敷料一次。如伤口敷料松开、潮湿时,随时更换。如穿刺部位有红肿、皮疹、渗出、过敏等异常情况,可缩短更换敷料时间,并要连续观察局部变化情况。每次更换敷料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贴膜要自下向上撕取,并注意固定导管,防止脱管。更换后记录日期。患者洗澡时要用保鲜膜包裹穿刺部位,洗澡后要更换敷料。

在使用PICC输液前应用碘伏棉签擦拭肝素帽30秒钟,静脉治疗前后要用不小于10ml的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冲洗管腔。在输血制品、营养液等高浓度液体后,用20ml生理盐水进行脉冲式冲管。如输液速度较慢或时间较长时,应在使用中用生理盐水冲管,以防止堵管。

最后编辑于 2024-11-02 · 浏览 986

1 1 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