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615】关于疼痛的5个提示

发布于 2024-10-31 · 浏览 576 · IP 浙江浙江

提要:【615】关于疼痛的5个提示

健康报,2024年10月24日(8)

 标题-1:面对疼痛不要忍积极管理是关键

标题-2:管理轻中度疼痛重度疼痛早就医

标题-3: 疼痛表现各不同性别差异需关注

标题-4:药物治疗是基础正确选择很重要

标题-5:重视用药安全合理使用和储存

2024-10-31,17:15,收录,辛老师



热点话题

关于疼痛的5个提示

 

健康报,2024年10月24日(8)


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教授 樊碧发


疼痛是一个常见却容易被忽视的健康问题,会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慢性疼痛患者已超过3亿人,且正在以每年1000万~2000万人的速度增加。


10月19日,2024年疼痛医学周学术会议在京举行。为帮助公众科学应对常见疼痛,中国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健康传播分会和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健康传播与促进专项基金共同发布《常见疼痛管理联合提示》,呼吁公众关注常见疼痛,增强疼痛防治意识,科学、积极地应对疼痛。


标题-1:面对疼痛不要忍积极管理是关键

疼痛和血压、呼吸、脉搏、体温是“人类五大生命体征”。疼痛会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包括影响患者的情绪和心理健康,导致睡眠紊乱、焦虑、烦躁,对各项治疗配合度下降,增加治疗难度,影响疾病康复等。疼痛的刺激还可能会让机体处于失调状态,出现血压升高、心肌缺血、心脑血管意外、胃肠蠕动变慢等并发症。


急性疼痛为近期突然发生且持续时间较短的疼痛,常为许多疾病的症状。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急性疼痛可转化为慢性疼痛。


慢性疼痛不仅仅是一种症状,也不仅仅是急性疼痛时间上的延续,更是一种应当加以积极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慢性疼痛包括慢性原发性疼痛、慢性癌症相关疼痛、慢性术后或创伤后疼痛、慢性继发性肌肉骨骼疼痛、慢性继发性内脏痛、慢性继发性头痛或颌面痛等。


随着疼痛长时间的刺激,人的神经系统会发生改变,使疼痛慢性化,难以彻底治愈。由于每个人对疼痛的承受力不同,疼痛发生时,即使症状不严重也不要盲目忍痛,应尽早干预、积极管理。早期治疗能够提高药物治疗的敏感性,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标题-2:管理轻中度疼痛重度疼痛早就医

对于轻至中度疼痛,大家应积极寻找病因并采取干预措施。常见轻中度疼痛干预措施包括合理选择药物治疗等,患者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使用镇痛药物。


重度疼痛是一种强烈的痛苦体验,可能由各种疾病或损伤引起,可能会导致疼痛阈值降低、肌肉紧张、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以及睡眠障碍等身体和心理反应,患者应及时就医。尤其慢性病合并突发疼痛,有可能是病情恶化或发生相关并发症的表现,须及时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采取干预措施。


标题-3: 疼痛表现各不同性别差异需关注

不同性别人群的疼痛类型和对疼痛的感知不同。女性中发生较多的疼痛包括纤维肌痛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先兆偏头痛、痛经等。痛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引起的疼痛则在男性患者中多发。


有数据显示,女性患有慢性疼痛疾病的比例更高,且感受到的疼痛程度更强,治疗难度也更大。有些止痛药的药效也因性别而不同,女性需要更高的剂量才能达到与男性相同的止痛效果。在非药物疗法方面,心理干预、放松技巧可能对女性缓解疼痛更有效;康复锻炼、物理治疗、疼痛管理教育等行为干预和教育等方式可能对男性更为有效。


标题-4:药物治疗是基础正确选择很重要

药物治疗是各种疼痛治疗的最基础、最常用的方法。非阿片类镇痛药主要包括布洛芬、阿司匹林、双氯芬酸、吲哚美辛等非甾体类抗炎药,对乙酰氨基酚等,这些是基础镇痛药物,适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或者按照说明书使用此类药物是安全的。阿片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严重疼痛,尤其是癌症疼痛。阿片类药物属于处方药,不当服用会产生成瘾性,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常见的镇痛药中,非甾体类抗炎药(例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具有较好的解热、镇痛、抗炎效果,但可能会引起消化道溃疡和出血,影响降压药和降糖药的效果等;对乙酰氨基酚具有解热、镇痛作用,抗炎作用较弱,肝功能损害或者肾功能不全的人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除了药物成分,不同的剂型也能够适应不同患者的需求。缓释胶囊药效持久,适合慢性疼痛或持续时间较长的疼痛管理,例如头痛、腰背关节痛等;颗粒剂易于随水服用,溶解速度快,起效迅速,适合需要快速应对的急性头痛、牙痛等;咀嚼片不需水即可服用,更为方便。


标题-4:重视用药安全合理使用和储存

孕妇、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需遵医嘱使用镇痛药物。老年疼痛患者如果需要同时服用治疗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肾病等)的药物,应该由医生根据原发疾病、合并疾病、用药史等个体情况评估后指导用药,可选择不易发生相互作用的药物,以减少用药风险。


同时,用药前应注意药物有效期,确保在药物保质期内服用药物。常规药物避光、干燥、阴凉、密封储存特殊药物特殊保存,例如外用药和内服药分开,成人药和儿童药分开,处方药非处方药分开。药物不宜与食品、保健品及杂物混放。储药方式不当会导致药物受潮等,影响药物使用。用药时还需要注意药物的形态是否发生改变。

 

慢性疼痛 (5)

最后编辑于 2024-10-31 · 浏览 576

1 1 9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