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医疗体系提质增效,帕曲双靶皮下制剂赋能药学新质生产力发展

政策引领医疗创新,药学服务迈向高质量发展
《「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1]提出目标,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到 2030 年,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总体癌症 5 年生存率提高 15%。这一政策突显了我国对提升国民健康水平的坚定承诺,也为医疗行业的创新与发展指明了方向。
为实现「健康中国 2030」的宏大愿景,高质量发展是医疗行业的必经之路。对此,《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2021-2025 年)》[2]和《关于加快药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3]等政策性文件均提到,医疗机构需加快药学服务模式转变,从「药品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转变。
可见,药学服务作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模式转型势在必行。2024 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中就提到了药事管理需关注降低住院患者静脉输液使用率的目标[4]。此外,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23 年)[5],注射给药在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占比高达 56.3%,其中静脉注射给药更是占据了 91.1% 的比例(图 1)。这一数据突显了减少静脉输液使用率的必要性,同时也对药学服务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超越经典,帕妥珠曲妥珠单抗注射液(皮下注射)带来多方获益的治疗新选择
在积极响应当前医疗政策需求的背景下,作为全球首个复方抗体皮下制剂,帕妥珠曲妥珠单抗注射液(皮下注射)的研发和应用,不仅填补了患者未尽之需,更是顺应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转型方向,契合医疗体系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
区别传统静脉治疗方式,帕妥珠曲妥珠单抗注射液(皮下注射)是将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两药组合的通过大腿皮下注射给药的即用型、固定剂量复方制剂。其采用新型药物递送技术,操作简单,仅需 5~8 分钟就可以完成治疗[6]。为解决用药体积问题,帕妥珠曲妥珠单抗注射液(皮下注射)使用了创新辅料重组人透明质酸酶(rHuPH20),能够暂时降低细胞间质的粘性,促进药物快速扩散和吸收,注射后皮下原有结构将快速恢复,不易鼓包(图 2)。
通过突破性技术,帕妥珠曲妥珠单抗注射液(皮下注射)实现了「双药合一」与「皮下注射」的创新结合,为乳腺癌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使患者、医护、医院多方获益,助力公共健康目标实现。

• 患者获益最大化:实现治疗成本、时间和身心负担的「三重减轻」
成本降低:帕妥珠曲妥珠单抗注射液(皮下注射)通过快速、便捷的给药途径,减少了与住院治疗相关的高昂医疗费用。此外,由于皮下注射相较于静脉注射减少了医疗耗材的使用,如静脉导管和相关护理成本,进一步降低了治疗成本。
耗时减少:首先,与传统的静脉注射相比,帕妥珠曲妥珠单抗注射液(皮下注射)的单次给药时间显著缩短,大约只需 5~8 分钟,极大减少了患者在治疗前的等待和接受治疗的时间,有研究显示,较曲帕双靶静脉制剂,帕妥珠曲妥珠单抗注射液(皮下注射)能够节省患者 71%~75% 的治疗时间[7](图 3)。其次,减少患者前往医院的次数,为患者节约了宝贵的时间,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安排个人生活和治疗。

身心负担缓解:由于帕妥珠曲妥珠单抗注射液(皮下注射)的使用便捷性,患者可以在家中或门诊接受治疗,避免了住院治疗可能带来的身体和心理压力。此外,医疗干预简化也减轻了患者身体上的负担,如与 IV(两次单独静脉输注)相比,帕妥珠曲妥珠单抗注射液(皮下注射)的侵入性较小(单次皮下注射注射),使患者免于受到静脉注射相关的疼痛、瘀伤和刺激性[8]。
• 赋能医护人员:流程实现优化,释放生产力
首先,帕妥珠曲妥珠单抗注射液(皮下注射)无需稀释,简化了配药流程,释放药学部门生产力;其次,由于皮下注射的便捷性,可节省医护人员的单人次护理时间达 81%[9],从而释放医疗人力资源,使得医护人员能够更高效地分配工作时间和精力。在一项医疗专业人员的用药偏好性调查中,皮下注射剂型也更受医护人员欢迎,医疗专业人员满意度调研中有 77% 医护人员会首选皮下制剂[10]。
• 助力医院管理优化:管理效能和医疗服务质量双重提升
研究显示,皮下制剂替换静脉制剂后,患者院内停留处置时间缩短了 68%~80%[10](图 4),这一改变加快了病床周转速度,减轻了医院的床位压力,提升了医院的管理效能。

另一方面,单克隆抗体的皮下制剂为固定剂量给药,能有效减少剂量计算和药物配置的时间,也避免了按体重配药可能产生的差错,更有利于医院质量安全管理。同时,该特性有助于标准化和同质化的规范治疗更广泛推广,从而推动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促进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和整体效益进一步提高。
• 促进社会发展:助力患者加速回归家庭,恢复社会功能
从社会进步的角度来看,靶向治疗皮下制剂的出现让肿瘤患者接受灵活诊疗成为可能,帕妥珠曲妥珠单抗注射液(皮下注射)的便捷使用能够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更快回归正常生活和工作,减少社会劳动力损失,从而推动社会发展。
综合帕妥珠曲妥珠单抗注射液(皮下注射)的优势及为患者、医护、医院多方带来的获益,目前其已获得了中国临床肿瘤学(CSCO)[11]和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12]等国内外权威指南的推荐。
帕妥珠曲妥珠单抗注射液(皮下注射)用药实操小课堂
为了更加规范地使用帕妥珠曲妥珠单抗注射液(皮下注射)治疗,药师在进行处方审核和用药交代工作中,有哪些特别注意之处?抗肿瘤药物创新皮下制剂的药事管理要点和监护要点有哪些?以下是用药实操小课堂,迅速学习收藏。
【处方审核】[13]
• 适应症

• 注射部位
应在左侧和右侧大腿交替注射,新注射部位距离既往注射部位至少 1 英寸/2.5 cm,应在健康皮肤部位进行注射,不得在皮肤发红、瘀伤、压痛或发硬的区域注射(图 5)。一次剂量勿使用两个注射器或在两个注射部位分开给药,在帕妥珠曲妥珠单抗皮下注射治疗过程中,其他经皮下给药的药物最好在不同部位注射。

• 漏用处理
1)如果两次连续给药之间的时间 <6 周,则应尽快给予本品的维持剂量(帕妥珠单抗 600 mg 与曲妥珠单抗 600 mg)。请勿等到下一次计划用药的时间点。
2)如果两次连续注射之间的时间 ≥6 周,则应重新给予本品的负荷剂量(帕妥珠单抗 1200 mg与曲妥珠单抗 600 mg),随后每 3 周给予维持剂量(帕妥珠单抗 600 mg与曲妥珠单抗 600 mg)。
• 剂量调整
1)不建议降低本品的剂量。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可酌情决定是否需要终止本品治疗。在因化疗导致的可逆性骨髓抑制期间,患者可继续接受治疗,但在此期间应仔细监测是否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并发症。有关化疗药物的剂量调整,请参阅相关产品说明书。
2)从帕妥珠单抗和曲妥珠单抗静脉给药转换为皮下制剂治疗
对于由接受帕妥珠单抗和曲妥珠单抗静脉给药转换为本品的患者,若距离帕妥珠单抗和曲妥珠单抗静脉末次给药时间 <6 周的患者,本品应以维持剂量(帕妥珠单抗 600 mg与曲妥珠单抗 600 mg)给药,随后每 3 周给药一次。若距离帕妥珠单抗和曲妥珠单抗静脉末次给药时间 ≥6 周的患者,本品应以负荷剂量(帕妥珠单抗 1200 mg 与曲妥珠单抗 600 mg)给药,随后每 3 周给予维持剂量(帕妥珠单抗 600 mg 与曲妥珠单抗 600 mg)。
【用药交代】13]
• 给药准备
1)仅在具有癌症患者治疗经验的专业卫生医疗人员的监护下才能给予帕妥珠曲妥珠单抗注射液(皮下注射)治疗。用任何其他生物制品代替本品须经处方医师同意。为防止用药错误,重点检查药品标签,以确保药物是 PH FDC SC,而不是静脉注射用帕妥珠单抗,静脉注射用曲妥珠单抗或皮下注射用曲妥珠单抗。
2)给药前应对本品进行目视检查,确保无不溶性微粒或未出现变色。请勿振摇。
3)负荷剂量与维持剂量均为即用型注射液,不得与其他药物混合或稀释。
4)注射液仅供一次性使用,制备过程应由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在可控的和已验证的无菌条件下进行。
5)可以使用 25G-27G(5 号-4 号)皮下注射针头进行注射。
6)必须在给药前再将皮下注射针头连接至注射器,然后将体积调整至 10 mL(维持剂量)或 15 mL(负荷剂量)。
• 药物贮藏
将溶液转移至注射器后,如不立即使用,建议用注射器密封帽替换针头,以避免针头中的溶液干燥,影响药品的质量。应在受控且经验证的无菌条件下进行配制。从西林瓶转移至注射器后,用标签纸标记注射器,药品在无菌配置和无菌储存条件下可避光在 2°C 至 8°C 保持理化性质稳定 28 天或 9°C 至 30°C 下保持理化性质稳定 24 小时。
【药事管理要点和药事监护要点】[14]
• 管理要点:
药物贮藏:严格根据药品说明书在特定的光线要求和温度范围内存储,以确保药物的稳定性。帕妥珠曲妥珠单抗注射液(皮下注射)的贮藏要求为 2~8°C 避光保存,不得冰冻和摇晃
处方审核:药师应参考药品说明书、《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等指导原则或权威指南,对处方的合法性、规范性和适宜性进行审核
药物配置:由经过专业培训的药师或护士进行配置
废弃处理:均为一次性使用,不可重复利用
• 监护要点
监测疗效和安全性:有助于及时判断治疗效果,保障患者获益
帕妥珠曲妥珠单抗注射液(皮下注射)的监测要点为:
1. 超敏反应和其他输注反应:发生速发型过敏反应或重度超敏反应的患者永久停用。注射期间或留观期间如果出现明显的注射相关单抗注射液反应,应减缓或暂停注射,并采取适当的医疗措施。对患者进行评估和仔细监测,直至体征和症状完全消失。
2. 心脏不良反应:治疗之前进行全面的心脏评估,治疗期间定期评估 LVEF(每 12 周 1 次);若在大约3周内重复评估后,LVEF 没有改善或进一步下降和 / 或患者有症状,则永久停用。完成治疗后,继续监测心肌病,并每 6 个月评估 1 次 LVEF,至少持续 2 年。
监测药物相互作用:药师应熟练掌握各种抗肿瘤药物皮下制剂的潜在相互作用,对同时使用 2 种以上有明确相互作用药物的患者,应加强监护。由于帕妥珠曲妥珠单抗的洗脱期较长,停用帕妥珠曲妥珠单抗后接受蒽环类药物治疗可能增加心脏功能障碍的风险,在停止帕妥珠曲妥珠单抗治疗后的 7 个月内应尽可能避免使用蒽环类药治疗;如果使用蒽环类药物,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心脏功能。
• 监测特殊人群:对于老年人、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等特殊人群,在使用抗肿瘤药物皮下制剂时,药师应加强监测。
• 用药教育:增强患者对抗肿瘤药物皮下制剂的了解,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https://www.gov.cn/zhengce/2016-10/25/content_5124174.htm
[2] 国务院.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2021-2025年).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10/14/content_5642620.htm
[3]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关于加快药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18-12/31/content_5436829.htm
[4] 2024年各专业质控工作改进目标.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402/P020240202732242637290.pdf
[5]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23年)
[6] PHESGO PI 2020.
[7] Gonzalez-Santiago S, et al. 2023 ESMO BC Abstract 116P.
[8] Pivot X, et al. Ann Oncol 2014; 25:1979-1987.
[9] Sun B, et al. ESMO Asia 2023. Abstract 1354.
[10] Jackisch C, et al. Geburtshilfe Frauenheilkd. 2015;75(6):566-573.
[11]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24.
[12]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Breast Cancer v4. 2023. 22
[13] 帕妥珠曲妥珠单抗注射液(皮下注射)说明书. 核准日期:2023年12月26日.
抗肿瘤药物创新皮下制剂临床应用的药事服务专家共识.
声明:本网站所呈现的资料为专业资料,旨在促进医药信息的沟通和交流。内容可能含有未在中国批准的药品或临床适应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处方请参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药品说明书。
致医疗卫生专业人员
• 如果患者在接受赫双妥治疗期间或赫双妥末次给药后7个月内怀孕,请立即将妊娠事件报告至当地罗氏产品热线:400-820-8780(手机),800-820-8780(固话)。
• 怀孕期间或幼儿一周岁期间使用赫双妥将需要提供更多的信息。这将使罗氏能够更好地理解赫双妥的安全性,并向卫生主管部门、医疗保健提供者和患者提供适当的信息。
更多信息请参见赫双妥最新版本说明书。
Non-Promotional-Phesgo-2024.09.M-CN-00010099 Valid Until 2026.09
最后编辑于 2024-10-31 · 浏览 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