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炸弹”——动脉瘤

一个平常的早晨,55岁的李大爷并未像平时一样起床,家属发现其昏迷不醒,呼之不应,紧急送至我院急诊科后,测血压为220/110mmHg(正常血压为:90-139/60-89mmHg),急诊CT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
经卒中病房医师会诊后,收入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完善头颈CTA检查后,确诊为动脉瘤。
排除手术禁忌后,作为“拆弹专家”的卒中医生为其在全麻下行全脑血管造影术+颅内动脉瘤栓塞术+颅内支架植入术,经术后积极治疗,现李大爷康复出院。

什么是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是大脑血管异常,如气球般的隆起,动脉瘤外形通常看起来像挂在枝头上的果实。
目前认为,颅内动脉瘤的形成和生长是由于流经血管的血液对血管壁薄弱区域剪切力所造成,可导致颅内动脉瘤扩大甚至破裂。一旦颅内动脉瘤破裂,将会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此类疾病死亡率极高。
颅内动脉瘤诊断标准:
1.脑动脉造影(DSA)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
2.核磁共振动脉血管成像(MRA)。
3.CT动脉血管成像(CTA)。
4.根据大小不同分类,可分为以下五类:
(1)微小型动脉瘤:<3mm
(2)小型动脉瘤:<5mm
(3)中型动脉瘤:≥5mm,≤10mm
(4)大型动脉瘤:>10mm,≤25mm
(5)巨大型动脉瘤:>25mm

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表现:
小、中型的颅内动脉瘤未破裂时通常无明显症状,不易发觉,常常体检时发现。当动脉瘤逐渐体积扩大,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的症状。如果动脉瘤破裂,很可能会引发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表现为典型的剧烈头痛、呕吐等症状,一部分患者可出现意识障碍、昏迷。
临床还发现,有部分局灶性症状通常出现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之前,常常被视为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前兆症状,如动眼神经麻痹的症状。如果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建议尽早就医进行正规治疗。
治疗方法:
1.保守治疗:适用于一些比较小的动脉瘤,如果小于3mm的完全可以随访观察,每半年至1年做一次CTA或者MRA的检查,如果没有增大或形态改变,可以密切观察。
2.手术治疗:
(1)开放性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目的是阻断动脉瘤的血液供应,避免发生出血。
(2)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弹簧圈、支架等)。

注意事项:
1、颅内动脉瘤的高危人群要做好筛查,定期体检。
2、避免诱因,要控制血压在稳定状态,避免血压大幅度波动。
3、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
4、生活作息规律,不吸烟,不过量饮酒,不熬夜,合理运动。
最后编辑于 2024-10-26 · 浏览 539